别让一个坏门头,拖垮了你的店

营销管理
营销人公社
2020-01-14

今天我们接着讲线下店。

在线下做生意,和线上做生意有一个很大的不同,就是你没办法很好的去把控流量。

比如你开一个网店,想要预测一个店的流量有多少,网上有太多的数据工具可以用,但在线下则不是,很多人开店赔钱,就是因为选址的时候没有估算清楚,这块区域的流量到底能不能支撑一个店的运营。

线上店缺流量,可以去优化关键词,提高店铺在自然搜索中的排名,当然,土豪老板还可以直接去买位置,增加曝光量。

但线下店如果流量不佳,你会很被动,好位置就那么多,来晚了就抢不到,而且,辛辛苦苦把店开起来,也不能说不开就不开了,所以只能熬着。

就像我之前说过的家门口的包子店,只是比其他餐馆距离小区门口远了100米,流量就能差2~3倍,现在就是每天熬着,等着为数不多的客人去消费。

正是因为线下店的流量获取不易,因此,每一个路过店门口的流量,我们都得用 12 分的力气去做进店转化。

而进店转化的第一步,就是设计一个好门头。

打个比方,门头之于门店,就像是商品包装之于商品。

我们去超市买东西,买之前最先看到的是包装,而且,我们最终完成决策,靠的也是包装,包装袋里装的产品具体怎么样,我们其实是不知道的。

同理,我们在大街上路过一个店,最先看到的是他的门头,最终决定我们要不要进去,靠的也是门头。

门头设计的好,相同流量情况下,进店的人就多,反之则越少。

讲个坏门头的例子。

我到北京的第一份工作,是一家汽车美容连锁店,门头上写着一串英文字母,叫“Easy Car Life”,直接翻译过来是“简单汽车生活”。

这其实是这个连锁店的品牌名字,把名字印在门头上,是行业的通常做法。

虽然英文字母看上去很有逼格,但我觉得这不是一个好门头。

首先,因为是全英文的门头,所以对英语不好的人是严重不友好的。并不是每个人都能看懂这个门头是什么意思,即使看懂了,“简单汽车生活”又是个什么鬼。

其次,它没有说清楚自己是做什么的。我们内部员工,知道店面的主要业务包括洗车、打蜡、镀膜、内饰清洁,但通过门头并不能知道这些。

是什么、能做哪些项目都没说清楚(得去店里问),作为一个门头来讲,这还挺失败的。虽然当时我觉得不对劲,但可惜,当时我也不懂。

从这个例子,其实能折射出线下店老板们,对门头普遍存在的两个误区:

1、门头上只要有名字就好了

很多人都只是把店铺的名字给印到门头上,但其实门头上可以加很多东西,比如你的主营业务,你的品牌主张,你的引流策略。

如果你坚持只在门头上写一个名字,那你至少要取一个具有指向价值的好名字。

比如“八先生涮肉”就是个好名字,“兰溪小馆”就差一些。因为前者你听名字就能知道是个涮肉馆,但后者你从名字上不会知道它其实是个江浙菜馆。

同理,“表哥羊鸡火锅”是个好名字,“你的心跳”就差一些(这是个酸菜鱼品牌)。

2、门头要有足够的逼格

很多老板会受到艺术家的感染,觉得门头的主要价值是提升店面的逼格。

按照这个逻辑,因为要逼格,所以英文门头是好的,所以文艺范的字体是好的。

英文看不懂?看不懂才有逼格嘛。

我觉得这也是一个误区,因为在绝大多数情况下,面对一个高大上、陌生又看不懂的门头,人们的本能反应是拒绝。

我依然记得我上学时候,第一次去大型商业综合体的感觉,满楼的都是英文字,那个感觉确实很有逼格,但心理上是疏远的。

很多人可能会提出反对意见,比如很多全国连锁店的门头上,也就只有一个名字,但人家也活得很好。

比如肯德基,门头上并没有说这是一家炸鸡店;吉野家的门头上也只是印了一个吉野家。

我认为这属于典型的归因错误。肯德基和吉野家并不是因为门头很成功所以才开得全国都是,恰恰相反,正是因为他们开得全国都是,所以反过来对门头的要求就没有那么高了。

连老人和孩子都知道肯德基里有汉堡、薯条和烤翅,它们的品牌名字,已经成了单独的认知符号,已经不需要额外去解释了。

事实上,1987年,中国第一家肯德基开业的时候,它的门头上清晰地写着——美式快餐

而很多门店老板没有大品牌的命,却还要跟着学,只会误导自己,白白丧失了很多进店的流量。一个坏门头,会拖垮一个店。

关于门头,最后还有一个忠告。

除了名字之外,如果你有任何可以加强进店率的辅助因素,一定要记得印在门头上。

比如,你的店铺是当地大众点评细分品类的排名第一;比如,你的营业时间一直能到凌晨2点。这些都是进店的加分项。

如果实在没有这些因素,你至少可以把自己的引流方式给加到门头上。

比如在门头上印上一个“老醋花生米5毛钱一份”、“鲜榨豆浆免费喝”。

谁不愿意进来占个小便宜呢?

参与讨论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