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产品被认为太老太难懂,怎么办?

产品开发
市场部网
2018-07-10
营销航班



一个拥有足够价值和势能的产品,与用户需求、渠道、用户关注圈等都获得了匹配,才能势如破竹。

我生长在一个对京剧来说最坏的时代。前辈一个个走了,观众一批批老了,剧场一点点空了。
但对我来说,那或许是个最好的时代。
舞台空了,总要有人来撑,很对年轻人会说,京剧太老太难懂了,我说,这是成见。
你不来找我,我来找你。我要走进年轻人的心里,打破这种成见。
——王珮瑜
这两年有关京剧的话题慢慢的多了起来,话题的背后每每能看到一个俊雅的人物,斯斯文文的讲着京剧的小知识,往台上一站,一股从容温和的气息扑面而来,她被人称为——瑜老板。

瑜老板本名王珮瑜,是78年生的女性,京剧余(叔岩)派老生行当第四代传人、建国以来国家培养的第一位女老生。
利落的中性打扮,雌雄莫辨,既有男性的儒和稳,又有女性的柔和静。台上就这么安静的站着都吸引了众多的眼光,有人评论:她天生就有这种气场。
92年始学习老生,至今26载,早年成名的她,有着“小冬皇”的美誉。如今,她还有了”国民男盆友“的雅称。
做为戏曲界的艺术家,业内现状是令其堪忧的,正如开篇引用王珮瑜的一段话。如何让更多人了解,进而喜欢京剧,尤其是让年轻人喜欢,京剧得以传承,是重要且首要的任务。(文末会附上她的推广历程)
17年2月,她来到了《奇葩大会》《朗读者》,以一派和”妖艳贱货“截然不同的姿态,淡定从容,不温不火的介绍自己,展示京剧的深厚功力。那一派大家风范,倜傥中性风,瞬间圈粉,一夜之间微博粉丝从7万涨到11万,此后与她有关的热度保持了比较久的时间。通过她,更多的年轻人喜欢上了京剧。
好像一夜之间就火了,真的是做了某件事,然后一夜之间就红了这么简单吗?
从可以收集的资料上了解到,王珮瑜做了很多的尝试与创新,让京剧重新走入大众视野。(见文末)仔细观察,会发现瑜老板在”造星-追星-粉丝运营“这个行动路线上,她遵循了一条商业能量曲线。

这个能量曲线表示,把产品推到最高,获得最大势能,同时用渠道和营销减小阻力,把势能转化为最大动能,获得尽可能深远的用户覆盖。通过能量曲线,能回答:”哪一个对我更重要“。以及“哪里弱,就加强哪里。”这两个问题。
以瑜老板本人的综合实力来看,渠道和营销是她的优势(百度即知)。用于减小阻力的渠道和营销方式,并不是她难以解决的问题,而产品本身如何获得更大势能,获得更深远的用户覆盖,成为了更为重要的事情。
回顾瑜老板这些年的动作与作品,不难发现,她一直在打磨产品,给产品不断累积价值;她尝试不同的表现形式,结合不同的现代化元素,创办清音会,引入弹幕和直播,让古老传统,又印象刻板的京剧,展现不同的生命力,迎合年轻大众的喜好。
当时机成熟,诸多拥有众多年轻受众的渠道都将成为她跨越鸿沟的助力。
(同期做着同类型尝试的,还有国家博物馆,国家宝藏之类的题材。)
此外,王珮瑜还做了一件很重要的事情:匹配!
一个拥有足够价值和势能的产品,与用户需求、渠道、用户关注圈等都获得了匹配,才能势如破竹。
趋势的匹配-when:
传统艺术强势回归的当下,主流价值观对高雅,非低俗内容的追求;民众对纯粹真诚,不矫揉造作的追求;年轻人更加多元开放,对新奇的追求态度;女性地位与独立意识增强的趋势;
渠道的匹配-where:
各大拥有强势背景与资源的综艺平台,各大拥有共同价值理念的年轻人所聚集的平台,各种当下流行的内容载体与展现方式;
喜好的匹配-what:
创立清音会,引入弹幕,进校园讲公开课、弹幕做直播、结合流行音乐、跨界当代艺术、开抖音开评论、办讲座、办社团,开设电台节目,卖周边;
在她眼里有两类人-who:
一类是喜欢京剧,一类不知道自己喜欢。用年轻人喜闻乐见的方式去交流,让他们先通过喜欢自己,再进而了解京剧,最后爱上京剧。
用自己的方式推广京剧、传承经典-how:
借由各种各样的电视的手法、镜头的艺术,把京剧的“好玩意”拆开了掰碎了,重新组装,以呈现出观众没有看到过的有趣的东西。
关注圈的匹配-why:
老戏新演绎,重点关注金钱、两性、生死这些与时代没有太大关系、亘古不变的价值观讨论,触及人心,引起当下观众共鸣。
为了验证上述观点,细看百度指数的曲线:
王珮瑜在2017年之前,也有不小的知名度,不温不火。首登《奇葩大会》,知名度迅速攀升。

(每次增幅的背后都有一个活动的开办,不妨将百度指数的截图与文末的时间表结合来看)
这背后有个很重要的逻辑——用户曲线!

瑜老板从07年开始推广京剧起,线下开课,跨界联合,元素混搭,清音会小型沙龙,弹幕引入等等举措,成功的拥有了早期采纳者,前期的人群覆盖面积小,所以百度指数小有增幅,大部分时间都保持平稳。
一直到17年年初,她登陆《奇葩大会》(释义①)彻底改变了局面。
不得不说,这个平台选的好,平台本身的定位,平台汇集的人群所具备的价值观和喜好,关注圈,与王珮瑜的传播做到了完美的适配。她刻意打磨的京剧产品与她本人所累积的势能,在此刻,顺势喷薄而出。突破了原有圈层,收获了一批早期大众。
随后王珮瑜选择的平台,都不是随意挑选,而是精心匹配过的,每一次的曝光都能圈住一批新的早期采纳者。跨过圈层的壁垒,用年轻人认可的方式,把京剧传递出去。
综上所述,王珮瑜的破与立,并不是一朝一夕达成,更是多方面的原因共同配合实现的。认清优势,认清核心任务,认清主要人群,做资源的匹配,一切都只是时间的问题。
瑜老板仍然忙碌在传播京剧的路上,不过更多的时间用在了开办讲座中。
虽然对于京剧的传播形式勇于尝试,但对于京剧的创新与跨界,王佩瑜显然有所保留。她说:
“并不是所有题材都适合新编,也不是所有艺术都能跨界,我有我的底线。”王佩瑜说,新戏的角色及其时代背景都应该符合京剧艺术的基本规律,“迎合市场没有错,但更重要的是引导和培养观众,不要轻易否定历史,也不要降格以求。”
不忘初心的人,总是能收获想要的天空,期待国粹的光芒终究能再次璀璨起来。
王珮瑜的传播之路大致如下:
2007年上海京昆中心旗下的“京昆Follow Me”平台里开班授课,明星效应下,学员纷至沓来;于是平台顺势推出“明星公开课”,六七百号人响应,场面气势恢宏。
2008年,与相声大家“马三立之子马志明”,评书名家“单田芳”,一起推出“墨壳原态舞台剧”(释义②,这场被称作“跨界合作的慢娱乐”,反响良好。
2010年,她邀请画家申世辉创作一组山水画卷,将《赵氏孤儿》的唱段同新颖的舞美相结合,使京剧呈现出更新鲜的视觉效果。
2012年和吉他手梁剑锋合作,在京剧演唱中加入了《加州旅馆》等流行歌曲的元素。
2012年创办京昆清音会,上演《乱弹·三月》,清唱京剧并将伴奏乐器一并解放,搬至舞台中央。
2015年转至幕后担任制作人创作的一部实验小剧场京剧《十两金》
2016年开始,她将直播和弹幕的概念引入到京剧清音会中——摄像机直播演员在后台化妆、扮戏的幕后事,而观众也可以将自己的赞美和吐槽发送到舞台的屏幕上。
创立工作室“瑜音社”,开通微博和微信公号,在淘宝上卖周边产品。
此后在电台,她开设节目《京剧其实很好玩》,每期十分钟,以深入浅出的方式为听众解析京剧经典剧目。为推京昆合演的新戏《春水渡》,她还赶时髦地录了一首《春水误》的主题曲。
积极参加多项综艺节目,首次亮相便是《奇葩大会》,随后《朗读者》《天天向上》《跨界歌王》《传承中国》等等,频频曝光。
瑜音社提供创意和创作,体制提供资源和优秀人才。混搭合作,让形式更为丰富。
释义①:奇葩大会,观点分享类节目,作为“奇葩”系列节目之一,打造一个史无前例的先锋青年观点集会,华人世界里,先行、勇敢、新锐的青年聚集在这里,放肆分享,自由表达,带来自己最真实的生命体验和人生观点。有人评论喜欢它的理由是三观正确。
释义②:“墨壳原态”的概念,是强调其原汁原味的舞台呈现。

参与讨论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