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像咪蒙一样让读者高潮,手把手给你的文章装上分享子弹! ... ...

营销管理
市场部网
2017-07-27
微信公众号:坤龙老师
阅读本文需要20min,适合边看边记
IPhone能被搅碎吗
有些同学可能没有wifi,这里截几张视频图出来。
这个视频属于 Youtube 上系列视频《这个,能搅碎吗》(Will it blend) ,整个系列的播放量已经超过3亿。
每集就是搅碎各种东西,从高尔夫球、拖把,到 IPad、刀片等等无奇不有。每一集的播放量都超过几百万,而这个视频居然就是为了给搅拌机打广告……
是不是很牛?
不知道你看完这个视频是不是觉得很惊奇,抑制不住冲动想和别人分享?反正我是特地从外网上下载下来,分享给你们了。
这就是我们今天要讲的主题。如何让你的内容像这个视频一样疯传?
今天拆的书就是《疯传》,上面这个视频就是书里介绍的一个案例。这本书主要讲了传播的六大原则:
社交货币 
诱因 
情绪 
公开性
实用价值 
故事
额,看起来都是一些老掉牙的点,而且很多都已经被人讲烂了哈。不过你先别着急,下面的内容一定会让你有所收获。
我今天想重点分享的是第三个原则:情绪。
我们都知道写文章要激发读者的情绪,这样才能有转发、有互动。那么问题来了:任何一种情绪,都会带来转发吗?
有没有什么情绪,更能让别人转发呢?有情绪会阻碍转发吗?以及,该如何激发这些情绪呢?
这就是今天要分享的关键,教你制造那些最有利于传播的情绪,让你的文章就像丘比特之箭,射中读者让他自动转发。

哪些情绪更能促进分享转发呢
我们都知道情绪一般分为两大类,积极情绪和消极情绪。
传统印象中好像消极情绪更能让人转发。就像朋友圈、QQ空间里经常看到的那些:
xxx不转不是中国人
耻辱!又一个中国明星给韩国人下跪!
转基因是美国人给中国设下的阴谋!
今天,马化腾和日本人打赌……
如果你觉得这些比较低龄、幼稚,那么你肯定在朋友圈看到过这些:
北京有2000万人在假装生活
就算老公一毛钱股份都没拿到,在我心里,他依然是最牛逼的创业者
致low逼:不是我太高调,而是你太玻璃心!
你活的光鲜亮丽,父母却在低声下气
……
这么看来,貌似这些让人愤怒,让人们焦虑的情绪,更能让人转发了?
好像也不一定,那些搞笑幽默的内容也有很多转发呀,就像我在文首放的那个视频一样,这些可都是积极情绪。
另外再来看一个统计数据:让人"悲伤"的文章,比一般文章的转发率要低16%。
从统计结果来看,人们不太愿意分享让人悲伤的东西。有些负面情绪能带来转发,有些负面情绪不能带来转发。同样,积极情绪也是如此。
看来第一个疑问——"任何情绪都能带来转发吗",已经被破除了。
接下来看第二个问题——那到底哪些情绪让人愿意转发,哪些让人不愿意转发呢?
要搞清楚这一点,需要引入一个概念:心理唤醒。
什么是心理唤醒呢?想象一下这些场景:
你即将上台进行一场百人演讲
鼓起勇气去牵女神的手
捂着眼睛,想看又不敢看一个恐怖电影
前面的蠢货把汤饭洒了你一身!
……
在这些场景中,你的心跳会加快,肌肉会变得紧张起来,各个感官也变得十分警觉和敏锐。这就是心理唤醒。
那些情绪,愤怒、害怕、兴奋、狂喜把你全身都唤醒了!
心理学家研究表明,那些高唤醒情绪更能促使我们行动,换句话说,也更能激发我们分享转发。
总结成表,就是下图这样。左面那栏是高唤醒情绪,右边是低唤醒情绪。
这张图推荐你下载下来,经常翻看。
那么最后一步,如何在文章中制造这些情绪子弹呢?

如何在文章中制造情绪子弹
这几天刷屏的爆文《北京,有2000万人在假装生活》,就成功激起了外地人的焦虑和北京人的愤怒。
北京南城土豪有五套房,老北京人气定神闲的生活气息,是从屁股下面五套房子里升腾起来的;
追梦成功的人去了国外;追梦无望的人回到了故乡。还剩下2000多万人留在这个城市,假装在生活。事实上,这座城市根本就没有生活。这里只有少数人的梦想和多数人的工作。
看看网上有多少篇骂他的文章,就知道他激发起了多大的情绪。
如何激发情绪,咪蒙才是大师。这种问题当然要向她请教。
咪蒙昨晚发了一篇文章《“你嫌性教育太早,强奸犯不会嫌你孩子太小”》,其实之前网上就流传很多篇《你嫌性教育太早,坏人不会嫌你的孩子太小。》,两个标题只差一个词语,那就来对比一下这两篇文章的情绪子弹。
我们下面对比两篇来具体分析。先看咪蒙的第一部分:
(记得先点开图片仔细看完哦)
16个月女婴,50岁老头性侵!尿不湿全是血!会阴撕裂!菜市场熟人!;6个月女婴,25岁堂叔,还特么办喜事!70%都是熟人,WTF!!枪毙50次都特么不够!!
再来看那篇文章的第一部分:
(记得先点开图片仔细看完哦)
这篇呢,5月7日balblabla,美女作家被性侵!自杀?blablablablablalba,blablablalba 哦。
下面这篇最后一段写到“……是一件多么令人痛心疾首的事情……被那些披着人皮囊的禽兽们所沾染,做为父母如何不发指心痛。”
那么,问题来了——看了上面这两篇文字,那篇让你看的时候更觉得这些强奸犯是禽兽、更让你痛心疾首?
毫无疑问,是咪蒙的文字。
再来看第二部分。
我的孩子不可能遇到,父母心大,摩托车上猥琐的叔叔,表哥手伸进裤子,孩子的安全比面子亲戚重要……
再来看网文的第二部分。
呼吁广大父母……扼腕叹息……儿童性侵比杀人还恐怖,令人难以承受……孩子没有半分抗拒……
给这个GIF加分,除了这个GIF以外的文字,仍旧不如咪蒙。作者说儿童性侵是毒药,嗯,我们同意;说强奸犯是混蛋,嗯,道理我们都同意。但是,我们的情绪并没有被强烈唤起。
咪蒙的虽然比较长,但是一气呵成,下面这个反而比较磕磕绊绊。
再来看第三部分。
孩子还小,她会忘掉;父母当做没发生一样,家长采取息事宁人的态度;“这么不好的事,你为什么还记得?”;小女孩躺在病床上“爸爸,我做错了什么吗?”
你一定在心理怒骂:这些家长怎么这样!如果是我,我一定就不会……
再来看网文。
中华社会救助基金儿童安全基金会………对192起案件进行分析,结果显示……瑞银慈善基金会…………调查之间数据差异最大是……男生比例比女生比例高2.7%……
那两个基金会一出来,怎么有点开会的感觉,又有点新闻联播的感觉。到了这一段,简直是给你穿上了情绪防弹衣,就怕你中弹。
文章里写道“这些可怕的数据,你还能忽视儿童的性教育吗”,那么问题来了——请问你觉得是菜市场的大叔、摩托车上的叔叔、把手伸进裤裆的表哥可怕,还是那两个基金会给出的数据可怕?
再来看最后一部分。
看完你只想说,是啊是啊,我们小时候就是这样,是啊是啊,性教育才不羞耻,我们什么时候才能跟孩子坦荡地谈性呢?
再来看网文:
哦,知道了。
两篇对比下来,不知道你有什么感觉。咪蒙这篇虽然长,但是读起来很顺畅,要不是我分开给你贴出来,绝对会像坐滑梯一样没有任何停顿。而另一篇文字读起来则不那么顺畅。
回到激发情绪上,往细了说,这里面有很多技巧,往大了说,咪蒙其实就干了一个事:不断描绘各种场景细节。
暂停回想一下,你是不是还能想起咪蒙文章里面的很多场景,而另外一篇呢?没有。
各种能激发你情绪的场景堆砌在一起,然后去掉多余的冗词赘词,打磨语句口语化表达,让文章变得通顺易读。
难怪别人说咪蒙是在故意挑逗你的情绪,一个一个情绪子弹像温水煮青蛙一样,射的你越来越软,没有还手余地。他要是个男人,绝对是撩妹高手。
第二篇网文犯的最大一个错误就是,通篇在讲道理。开头给了一个美女作家自杀的场景,之后就没有了。剩下的都是在讲道理,告诉你儿童性侵多么可怕,多么可恶!我们要制止他!
如果你看过一些关于小说写作的书籍,那么一定会读到一个写作规则:“Show, Don't tell!”,即“要展示,不要讲述!”
如果一个人很饿,那你就要展示他不断咽口水,眼神直盯着桌子上水果,而不是告诉我们他有多少天没吃饭了,现在感觉好饿好饿。
更不要满篇都是你的“直抒胸襟”,你的大道理。像什么我认为xxx,我觉得xxx……你作者认为什么不重要,你要让我读者这样认为才行。
同理,你希望我们重视儿童性教育,你应该让我们感受到这件事有多恐怖,多么荒唐,多么让人愤怒;而不是你在那里呼吁,我们在这旁没有任何感觉。
我们不会觉得数字可怕,只会觉得把手伸向表妹裤裆的表哥可怕。
细节,画面感,让我感同身受。
最后说两句
写到最后,可能有人要问了,这些细节,场景哪来的呢?请百度“北京 外地人 烦恼”、“考研 生气”、“异地恋 开心”……
——END——
来源:坤龙老师
市场部网——领先的市场人职业服务平台,工作好帮手,职业助推器。关注市场部网微信公众号:市场部网(ID:scbw2006),每日收市场资讯、营销干货,与百万市场人每日进步一点点

参与讨论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