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品类如何逆袭?6个关键点让你成为1%的赢家

营销管理
市场部网
2017-04-19
柏星龙斌斌讲理(ID:binbjl)

小品类想要实现大的跨越,
必须突破一个瓶颈,
那就是把不确定的随机性消费,
变成确定的刚性需求。
——————
从糖酒会后的一个月里,见了一波又一波的客户,其中有不少做小品类产品的企业,果酒、米酒、女士酒、亚麻籽油等。通过深入的沟通,我发现大多数人对小品类如何运作存在误解,而这些误解我认为是非常致命的,所以斌斌此刻坐在飞机上给一一整理,分享下我认为小品类运作的正确姿势。
什么是小品类:
单纯从规模上很难定出标准。我的定义是,在特定的时间下,那些暂时不被大部分消费者所接受的品类。比如1996年你看待功能饮料,2000年你看待凉茶,2010年看待乳酸菌饮料,2013年你看待苦荞酒,在那个时间背景下它们都是小品类。小品类的发展十分艰难,因为小品类要做的事情通常是从0到1,所以大部分小品类的结局要么奄奄一息,要么已经消亡,只有很少一部分的小品类能够成为大品类。
做好小品类的六个关键点:
1.务必跳出“小品类=小市场”的思维怪圈
大部分企业都是以资源为导向来做产品的,比如某企业想转型做农副相关深加工产品,因为企业所在地盛产蓝莓,所以企业决定生产蓝莓饮料、蓝莓酒、蓝莓酵素等深加工产品。而企业对标的行业就是蓝莓行业,天天研究别人在怎么做,可是你越研究,你会认为自己就是一个小品类,所以企业唯一能想到的就是抢占其他蓝莓深加工的市场。如果企业一开始就这么限定自己,一定是走不长远的。
小品类绝对不等于小市场,之所以你认为是小市场,那是企业以自身资源为导向的思维问题。回归最本质的话题,你做蓝莓深加工产品,绝对不是因为你企业所在地盛产蓝莓,而是因为它能够给消费者带来什么不一样的价值,这种价值可以长期有效的持续下去,才是你选择做这个产品的初衷。
2.不要盯着同类竞品,而是消费者
如果当年加多宝只盯着广东的传统凉茶市场的竞品,做到死,它也不可能有今天与可乐叫板的规模;如果当年的六个核桃只盯着植物蛋白饮料市场的竞品,它能看到的天花板就是露露;如果毛铺苦荞酒只盯着苦荞酒市场的竞品,今天估计你也看不到全行业跟风的局面。
这些企业之所以能够突破所在品类的局限,就是因为他们关注的对象并非是自身所在品类的竞品,而是消费者。
人们通常喜欢对号入座,产品的原料是最容易扰乱企业主的判断,比如我的产品是苦荞做的,我自然而然就会找同样用苦荞做的产品。曾经遇到最多的场景就是,企业家跟我在介绍自己的产品的时候,非常自豪的跟我说,我们家的产品全国唯一,是这个行业第一个做的。
比如当年遇见一个做葛根酒的企业,全国看来的确他们是第一家,但是我接着就会问,那你认为葛根酒会有多大的市场份额,他很不确定,可能10个亿?20个亿?每次遇到这样的场景,我都会直接跟企业主讲,如果你只是看上这么点市场空间,建议你别做了。10个亿分散在全国各地,你甚至不知道谁在喝,在哪里喝葛根酒,还是做点别的算了吧。
那么正确的姿势应该如何?
跳出自身所在的小品类市场,根据消费者来定位品类诉求方向,去更大的蓝海里分一杯羹。
3.从消费场景出发,发现产品的延伸价值
其实每个小品类的产品都蛮有特点的,尤其是原料与生俱来的常识认知,此时就需要我们换个角度,从消费场景出发,去发现产品的延伸价值。最具代表性的小品类逆袭案例就是广东区域的“天地壹号”苹果醋。
该品牌来自于广东江门,老板最初是做养殖发家的,超市里的壹号土猪肉就是他们家的。几年前,苹果醋饮料兴起那会,大家都是你看我,我看你,唯有天地壹号率先从消费场景提出了一个口号“吃饭喝啥,天地壹号”,这个让很多人都觉得很俗的诉求,并不妨碍该品牌在潮汕牛肉店里的火爆,并迅速成为了广东区域佐餐饮料的最佳选择之一。
他的成功关键就在于,从苹果醋本身发现了产品的延伸价值,什么价值?就是开胃、解腻和促消化的功能,因为醋本身就有这个作用。那么这个功能最适合的场景就是吃饭的时候,餐前开胃,餐中解腻,餐后促消化。所以一个成功的品牌,并不是盯着我自己的小品类,而是从消费场景出发,去发现产品的延伸价值。
4.把随机性消费变成刚性需求
小品类想要实现大的跨越,必须突破一个瓶颈,那就是把不确定的随机性消费,变成刚性需求。前几天遇见一位做米酒的客户,他因为从小喜爱米酒,所以跨行业来做一个米酒品牌。过去的两年,他在市场上通过不断的尝试,关于米酒的技术要点他已经滚瓜烂熟,但是市场局面却一直很难打开。
从我的角度来看,我认为核心的问题在于,米酒对于大部分人来说虽然熟悉,也很好喝,但是它只是一种随机性消费,因为在大家的脑海里,并没有形成刚性需求,在某个特定的消费场景中。所以,我的建议是,如果你要做好米酒,你就该去学习天地壹号,通过场景的嫁接,把产品变成刚性需求。只有这样,小品类才有真正的出头之日。
5.如果有致命的常识弱点,转换概念或者趁早放弃
有些产品天然带有常识弱点,所以教育消费者的成本太高,鲜有企业能成功。我之前说过,枸杞天然带有常识弱点——上火,所以凡是强调产品是枸杞原料的品类鲜有成功。强调产品是药香型白酒,容易让消费者产生保健酒的嫌疑,所以正式场合敬而远之。洋河微分子的概念非常好,但是在与消费者沟通的过程中,消费者认为科技感太强,这与白酒传统手工的认知并不太相符,所以用这个概念,很难复制当年洋河绵柔型白酒奇迹。
6. 认清楚现实,小品类绝非捷径
如果你想快速赚钱,我劝你不要选择从小品类开始,最好是选择一个成熟的大品类,比如白酒。小品类最考验企业的耐心,因为一个成功大品类的市场培养,少则三五年,多则十来年。
总结:
本文的重点是希望各位在做小品类路上,掌握正确的方向和姿势(六个关键点),唯有如此,你才可能成为那个幸运儿。
1、务必跳出“小品类=小市场”的思维怪圈
2、不要盯着同类竞品,而是消费者
3、从消费场景出发,发现产品的延伸价值
4、把随机性消费变成刚性需求
5、如果有致命的常识弱点,转换概念或者趁早放弃
6、认清楚现实,小品类绝非捷径
——END——
市场部网专栏作家:刘斌,微信公众号:柏星龙斌斌讲理(ID:binbjl).擅长品牌战略定位及传播的研究,尤其是新品类的发展方向,从事白酒行业品牌策划5年,本文由作者原创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参与讨论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