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功的内容电商,需要4个思维

电商
市场部网
2017-03-09
李叫兽(ID:Professor-Li)

如果说淘宝、京东是交易型电商,那么现在另一种电商——内容电商,正在逐做得风生水起。越来越多的消费者在看直播、看自媒体文章、看帖子的过程中购买商品。

当年从线下转到线上,市场的游戏规则变了,现在从交易型电商转到内容电商,游戏规则也会发生变化。

本期文章,我们就讲讲内容电商下,与企业产品息息相关的各种营销决策,可能会有哪些改变。


内容电商平台,玩法要怎么变?

能够生存下来的物种,并不是那些最强壮的,也不是那些头脑最聪明的,而是那些能够对环境变化做出最快反应的物种

—— 《物种起源》 达尔文  

如果你是战争专家,你一定会去研究“决定战争胜负”的相关因素如何变化——枪阵的出现,改变了骑兵决定战争胜负的能力;机枪的出现,又让枪阵变得毫无意义;坦克的出现,又让机枪的战略作用降低……

同样,如果你是营销人,你一定会去研究“决定顾客选择”的相关因素如何变化,因为顾客的选择永远是你占领市场的关键。

就像不同年代决定战争胜负的关键武器不同一样,不同情况下,决定顾客选择的关键因素也不一样。

到底什么因素决定了顾客的选择?


线下时代

营销最常见的关键词是:渠道为王、天价广告、货架竞争、促销回扣……

做了很大预算的广告投入,或者你的产品再好,但货架上没有你,做什么都是白费。


淘宝京东等交易型电商

营销最常见的关键词是:流量、性价比、爆品战略、销量领先、好评、页面设计……

这种情况下渠道变得没那么重要,因为理论上所有商品都有机会被买到。

而性价比和销量信息变得空前重要,因为“所有能够被直接对比的因素,都会被消费者拿来对比”——当我们刚为一款心仪的数码产品心动不已,就立马看到了下面的同类推荐,再三对比,还是选那个销量领先而且性价比高的吧。

这也导致另一个问题:

很多精致类产品,比如设计师设计的精美杯子,并不好卖。一方面这类产品的优势并不容易被参数体现出来,另一方面大量的低价仿制者也使产品迅速同质化。


内容电商

接着,又一波潮流来了:内容电商时代。

很多消费者在阅读内容的时候完成购买——不论是微信自媒体电商、网红直播卖货、还是“男生有哪些基本款春装”这类帖子。

在这样的趋势下,最大的变化是什么?

内容电商下,最重要的一个变化就是:消费者的购物行为(shopping)和购买行为(buying),出现了大规模的分离。

在过去大部分情况下,购物(shopping)和购买(buying)基本上是同时发生的,消费者为了买东西或者享受逛街,去京东、天猫或者线下的新世界百货购物(go shopping),同时在这个过程中,买到了商品(buying goods)。

而在内容电商环境下,消费者在购买商品的时候,并没有处在“我要购物”、“我要逛街”的心态和场景下,而是在悠闲地看着美妆达人直播,或者自媒体的文章。

这是非常不一样的。当你在想要购物的时候看到商品信息,和你在没想要购物的时候看到商品信息,整个的偏好、选择标准和决策方式,都会发生巨大的变化。

刚刚我们提出的营销决胜最关键的问题——“什么决定了顾客的选择”,也将发生巨大的变化。

下面,我们就讲下:内容电商VS交易型电商,消费者行为的4大区别:


1、单独评估 vs 联合评估  

消费者看到一个产品的时候,有两种典型场景:

        单独评估                       联合评估

            同时评价一个商品       同时看到多个商品并评价

在内容电商(比如看到新媒体文章推荐)时,用户一般处于单独评估状态。

比如顾爷发过一个软文卖“电表箱挂画”——家里电表箱很丑、不美观,用一副画把它遮住,显得家里美观又有逼格。

当看到这个商品推荐广告的时候,你就进入了“单独评估”状态,只比较眼前的画以及你的现状(没有电表画)。这个时候你在意的是产品本身好不好,带给你的感觉怎么样,以及价格能不能接受。

很可能的结果是,你看到这幅画200多块钱,也不太贵,所以就买了。

而如果你不是在阅读顾爷公众号的时候看到商品,而是进入淘宝、京东这种交易型电商,心理就不一样了。

在交易型电商中,用户一般处于“联合评估”状态。

比如淘宝搜“电表箱挂画”,你看到的页面是这样的:

这个时候,你进入了“联合评估”状态,你主要的比较点不再是“电表箱挂画”和你的现状(没有电表画),而是众多的电表箱挂画中哪个最好。

如果你仔细盯着上面的淘宝图看,我想你此时的消费者心理已经发生了这些变化:

想要看看不同价位的画之间到底有什么区别。材质?大小?印染工艺?谁画的?

 急于寻找一些让自己感觉到熟悉的信息。比如扫一眼看看哪个品牌是你听过的(即使是小米牌的画,此时都更能抓你的眼球)

赶紧比较哪个店销量大、好评多(发现了吗?刚刚看顾爷的,怎么不这么关心销量信息?)

开始在意价格,并且重新思考买这个画到底值不值。

然后,你可能不会买普通电表箱挂画了,想要自己做个手工刺绣装饰画更有意义了。

表面上看,一样的产品,你仅仅切换了评估方式(单独评估VS联合评估),你选择产品的标准却产生了巨大的变化。

而就像我们前面说的,为了“在竞争中存活”,你不得不了解,“决定用户选择”的因素,到底产生了什么改变:

(1)感性线索vs理性线索   

联合评估环境下,消费者更加注重容易对比的理性线索,比如材质、大小、印染工艺等,这是因为联合评估的时候,我们看的是选择项之间的不同,而不是选择项和现状之间的不同。

而在单独评估的时候,消费者会更加容易受到感性线索的影响,大脑进入的不是“计算模式”而是“感觉模式”,会更容易感觉到增加一个画带来的生活改变、这幅画整体的设计感、流露出的艺术气息等。

所以,如果你是在参数上占优的产品,比如华为或小米的手机,进入联合评估会非常有利,因为用户非常在意分值。

如果你是在参数以外的体验上占优的产品,比如设计精美和有情怀的挂画,进入单独评估会比较有利,因为你的优势无法被直接计算,难以在联合评估中占优。

有研究发现,假设有两款同等价格的冰激凌,一款是满满地装在小杯子里,总共50毫升;另一款是在200毫升的杯子里装了半满,相当于100毫升。

在单独评估的时候(分别只看到其中一款冰激凌),消费者会对满杯但量少的冰激凌更满意。因为这个时候我们看“主观感觉”,那么眼前的这个满满的,给人感觉就是多。

而在联合评估的时候(同时看到两款冰激凌),消费者却又会选择半满但是量多的冰激凌——是的,大家又不傻,看数据明显这个给的多。

因为联合评估的时候,我们更容易忽略主观感受,选择那些“数据”和“参数”上更牛的选项。

这也意味着,在交易型电商环境下,拼参数、拼数据的产品容易获胜,而在设计感、原创性上占优的产品,难以赢得顾客选择。

而在内容型电商中,我们是单独评估,这时候设计师原创设计带来的冲击感,可能直接让我们选择去购买。

这同样意味着,在交易型电商中,我们更容易受到销量领先、知名品牌等信息的影响,因为这也容易比较。而在内容型电商中,我们则直接感觉对这个产品喜欢不喜欢。

(2)高端vs低端   

联合评估状态下,我们会进入“计算模式”,更加注重价格信息(因为容易比较),所以低价品的销售会非常好。

单独评估状态下,我们会更加注重主观感受,更有可能忽略成本,放纵一下买个自己喜欢的,所以高价品、享乐品的销售会非常好。

之前,我们辅导过的一个自媒体客户,同样的产品(高端有设计感的茶具)推送给同样的粉丝,一个用淘宝平台,一个直接用微信嵌入的电商平台,结果后者转化率高了十几倍。

其实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淘宝本质上属于交易型电商,会强迫所有消费者自动进入联合评估的状态。

在这种状态下,用户会更加在意成本信息,价格敏感性增强,从而导致更少人选择高端产品、享乐产品。

所以,高端品牌(比如LV)在线下一定是用专卖店,而不会进入卖场,因为后者是联合评估。

总 结

在内容电商环境下,更多人会在单独评估状态下购物,出现这些变化:

性价比的作用性降低,而感性因素的影响会升高(比如设计感、悠久历史、情怀、故事等)。

低端产品的销售会降低,原来很难卖出去的高端产品、享乐型产品会更容易卖。


2、主动搜索 vs 被动搜索  

如果在淘宝、京东购物,此时你的心理状态经常是:我要买东西。

你处于“购物”(shopping)心态中,大脑中经常装着某个潜在的任务——比如要看看有没有好看的衣服或者想买几袋红糖姜茶放在冰箱里。

这个时候,我们就说你处于“主动搜寻”的心理,你会对将来可能会购买的产品信息更加敏感,而对无关信息不那么敏感。

所以在交易型电商中,各种新奇、未知的产品,其实并不好卖。

而在内容电商环境中,你本身正在专心看网红的直播或者某个自媒体的内容,这个时候突然看到有个产品信息(比如某个讲做饭的播主,演示了一款勺子或者食物),此时,我们说你处于“被动接受”的心理。

有个知名的“看不见的大猩猩”心理实验:

心理学家召集一些志愿者,给他们布置任务:数一下在接下来的视频中,球员一共传了多少次球。

然后在视频一半的时候,有个人穿着大猩猩的衣服进场并且做了欢呼的动作。

等实验结束,心理学家问志愿者:球员一共传了多少次球?大部分人答案都对了。

但是接着问:你们有看到一个大猩猩吗?

结果超过半数的人声称:没有看到大猩猩。

这是因为看视频的时候,大部分人聚焦于“数传球”这个任务中,从而自动忽略了与任务无关的信息(大猩猩)。

这也导致了用户在交易型电商选择商品的时候,可能更容易关注商品本身,而不是主动好奇地去寻找所需商品之外还有什么新型产品可以替代。

而如果是在内容型电商,用户事先没有觉得要买某个商品,有可能是在看一篇人物故事的文章,被内容深深打动,从而购买了这个人物所写的著作,(比如我曾经就是看了陈丹青写的关于木心的文章,而购买了木心的一套书籍)。

总 结:

内容型电商,比交易型电商更适合销售新奇产品。


3、对渠道商业属性的感知 

在京东、天猫等交易型电商购物时,消费者对商家往往有着明确的感知——它是打广告要赚钱的,所以自然提高了对信息的警惕性和怀疑度。

这时候,消费者会对商品的缺点更加关注,更容易选择没有缺点、没有风险的产品。总之,就是“挑刺心理”。

而在看内容的时候(比如自媒体内容或者半糖、调调这种独立导购贴),消费者的心态并不是“我要筛选,谁会不会骗我?”,而是专注看内容——“哇,这个段子太搞笑了,哈哈哈!”“哦,原来男生春装需要一个blazer!”

这时候,消费者会对商品的优点更加关注,更容易选择有亮点、有独特属性的产品。总之,就是“找亮点心理”。

这对不同类型的产品,有巨大的影响。

比如,锤子手机属于有亮点也有缺陷的产品。

如果是在京东等交易型电商,用户本来看了优点后很心动,但是一看到王自如的评价“锤子续航不行”,可能会立刻放弃购买。(这在营销上叫做“非补偿性评估”,缺点无法被优点弥补。)

这也是淘宝、京东等平台上一句差评抵得上一千句好评的重要原因。

而在内容型电商平台,用户认为自己并不是在购物而是在看直播看文章,防范心理、挑刺心理并没有被激活,更容易受到各种独特而打动人的优点的影响——“哇!锤子手机竟然是对称的,真不错!”(这在营销上叫做“补偿性评估”,产品的缺点可以被有点弥补)

不光营销领域,只要和用户决策相关的领域,都是类似的道理,比如找对象。

在相亲的时候,类似于“交易型电商”的状态,相亲者(比如某女)头脑中装着求偶相关的决策任务,更容易激活挑刺心理,进入“非补偿性评估”,一个缺点杀掉一切——

哦,你没有房啊?...很可能已经不想再多说话了,找个理由就离开吧,还很不客气的让对方把咖啡钱付了,我还有事先走了。

这时候其他方面不论这个男士有多大的优点:比如和王健林一样帅、有才华、脾气好,都很难弥补没房这个必要性缺点。

所以,方方面面都60分的男人,远远比某方面40分,其他方面都99分的男人要容易通过筛选,因为这时候看最低分不看总分。

而如果不是在相亲的时候,比如某美女在跟对方公司的男性聊商业合作,就进入了类似“内容型电商”的状态,她头脑中没有装着“我要判断他是否适合结婚”的这个决策任务(因为此时正在谈公务),就没有防范心理,进入了“补偿性评估”——

这个人真有才华,年纪轻轻就升任部门总监,虽然还没买房,但前途不可限量!

这时候,优点缺点可以互补,房产不够,才华来凑;身高不够,颜值来凑……总分更高的男人,更容易赢得下一步发展的机会。

总 结:

内容电商环境下,商品更加不会因为单一的缺陷(比如不是大品牌、不是进口货),就丧失被用户青睐的机会。消费者更加容易找亮点,看总分。


4、认知闭合需求 

先来了解下:什么是“认知闭合需求”。

“认知闭合需求”作为近些年心理学的热点话题,是指:当人面对模糊性的问题时,给问题找一个明确答案的欲望。

比如古人明明没有能力弄明白到底为什么下雨,相当于“为啥下雨”这个重要问题没有“闭合”,让人难受。

为此,古人YY出一套“雷公电母+龙王”的理论来解释下雨的原因。虽然这毫无根据,但是满足了人的“认知闭合需求”,解决了疑问,心里的一块石头落了地。

在高认知闭合需求状态下,我们会想要赶紧得到一个合理的能说服自己的答案,往往不愿意接受复杂信息、新观点或者任何的模糊性。

这和我们的内容型电商VS交易型电商有什么关系呢?

在交易型电商(甚至包括线下商场),我们认为自己来了就是要为了购物的,内心暗含着一个做消费决策的任务,存在较高的认知闭合需求——不断地寻找有助于帮助我们迅速做决策购买的线索。

比如,你想要选购一台电动车代步,登上了淘宝,看到除了常规电动车,还有这种:

很大概率你看了会心动(时尚折叠),但最终不会购买,还是去买了传统电动车。

因为判断传统电动车是否适合你非常容易——大街上这么多人骑着呢,别人能用我就能用。

可以让你的认知迅速“闭合”。

而判断这款新型电动车(上图)就麻烦多了——

“这么单薄会不会危险?如何判断安全性?我刷刷用户评论看看……百度一下评测视频……”

“优势是能折叠,对我来说应用场景多不多?偶尔坐地铁可能用得上,这是比传统电动车的优势。那我坐地铁频率高吗……上个月坐了几次来着……”

“续航20公里,那我算算这20公里对我来说够不够,家里到公司……我记得是4公里,再看看地图……万一有哪天我要出远门呢……”

“车胎不是充气的,这会降低越野能力吗?打听打听……比充气的有什么优势……”

如果你具有高度的认知闭合需求,需要尽快做个决定,那你很大概率不会选择这个产品——判断它是否适合你,太复杂了,就像古人理解天气一样复杂。

而如果是在内容型平台,反正你悠闲地看一个叫做“城市新型交通方式”的直播视频(而不是内心暗含了一个做决策的任务),跟着视频优哉游哉地了解这个车,就能接受相对复杂的信息,从而最终购买产品。

所以,内容型平台因为降低了“认知闭合需求”,从而让用户更容易接受复杂的决策信息,也让复杂的、让人不习惯的、难以比较的产品,能相对容易地卖出去。

而在交易型电商平台,如果用户无法直接迅速对比,就不太可能购买你的产品。


小结  

以上4种方法应用场景:

判断未来趋势,选择战略方向

选择产品策略

根据产品特点选择销售渠道

选择你的广告诉求


为什么总是无法站在用户角度思考?

我们一直想回答这样一个问题:

为什么强调了很多遍,但大部分人就是无法站在用户的角度考虑问题,即使所有人都知道,这是最最重要的一种营销思维?

通过我们和所服务企业的一起工作,与企业市场人员的沟通、分析,我们在今天的文章中回答这个问题。

我们无法做到“站在用户角度”,并不是因为我们本身不够优秀。而是我们拥有的那些天生本能直觉,阻拦了我们站在用户的角度思考,从而做出大量的自嗨方案。

我们就讲讲两种阻拦我们站在用户角度思考的“本能”:

1,自我视角陷阱:我们关心自己,并想表达自己的感受;

2,发明家陷阱:我们本能想改变别人的既有观念。


1、自我视角陷阱  

我们天生遇到所有问题的第一反应就是“关心自己,表达自己的感受”,而不是“站在别人的视角看自己”。

看我出这样一个测试:

假设在一个阳光明媚的周日上午,你拿着一杯热冲的美式咖啡,穿着最喜欢的潮流鞋子,走在熙熙攘攘的商业步行街上。

这个时候,突然你的膝盖中箭,你痛得应声倒地,想象一下,你口中冒出的第一句话会是什么?

“啊!我好疼啊!”

这是几乎所有人的第一反应,是数百万年来我们从进化中积累并深深植入基因的反应,但是却并不符合“用户视角”这个重要的营销思维。

如果此时的你切换用户视角,从别人的眼中看自己,你脱口而出的第一句话并不应该是“啊!我好疼啊!”而是对着周围逛街的男男女女大喊一句:

“各位!你们即将看到一个膝盖中箭的帅哥倒下啦!

几乎没有一个正常思维的人会这么做——废话,谁不是第一反应先表达感受啊!

但如果你把这种“正常思维”(自我视角)应用到任何一个营销任务中,你就会面临麻烦。

我们举个例子:

假设你在一条双行线的道路上开车,突然路面塌方导致双行线变单行线,很快两边各有五六辆车相遇——排头的分别是一辆出租车和一辆私家车,任何一方都不想退让。

作为排在后面的一辆车主,你打开车门,走上前去,想说服出租车司机倒车。

第一反应,你会怎么说呢?

大部分人可能是:

“麻烦让一下路!”

“师傅,你不走我们后面的也走不了啊!”

“我还等着回家接孩子呢,师傅,做个好人退回去吧!”

“来,给我个面子怎么样?”

细心的读者可能发现,这种思路最常见(等下你会看很多企业的自嗨文案也是这种思路),而且更重要的是,它们非常像前面膝盖中箭案例中的第一种思路:

“啊!我好疼啊!”

你膝盖中箭——你很疼——你表达自己很疼

你被堵在后面——你很急,想让司机倒车——你表达自己很急并让他倒车

这就是“自我视角”的第一反应:从自己出发,表达自己的感受。

但改成用户视角,你应该关心的是从对方真正在意和关心的事情出发,比如这个案例的主人公,哈佛大学谈判学教授跟出租车司机是这样说的:

“两辆车中,只有你是专业司机。”

(把自己想让对方做的事情,关联到了对方真正在意的事情上——出租车司机经常以自己开车比别人专业而自豪)

当我们遇到任何一个问题的时候,第一反应都是在自己的大脑中寻找答案,这非常符合直觉,但却不是营销思维。

营销本质上并不是在自己的大脑中寻找答案,而是用户和消费者的大脑中寻找答案。

如果用这个原则一看,就会发现很多方案,都是在自己的大脑中找答案:

比如:有个手工美食平台“有物”的案例,有的文案是这样的:有物,吃出生活、故事和朋友。

从“自我视角”出发,这当然非常合理,有情调的手工美食,肯定算吃出“生活”;每个美食背后都有制作者的故事(比如《XX是如何做出一瓶完美的手工柚子茶的》),肯定也算“吃出故事”,更重要的是,你还能跟手工美食的制作方联系沟通交友,这也算吃出“朋友”了。

“生活”、“故事”、“朋友”几乎完美概括了这个手工美食平台的三大卖点,有什么问题呢?

最大的问题就是:上面的整个思路都是从自我视角出发的,描述了整个团队了这款产品的感受(类似于你膝盖中箭喊疼,也是描述了自己的感受)。

但却没有反过来从用户出发:当一个路过广告牌的陌生用户先看到“吃出生活、故事和朋友”时,他第一反应是要去消费什么?

我想很多人可能会想晚上约兄弟们去街边撸串(吃出生活、故事和朋友)。即使不是去撸串,也必然是一个更有参与感的线下场合,去满足边吃边讲故事交朋友以及体验生活的需求,而非去电商下单一个好几天后送到家的快递包裹。

“描述自己的感受,在自己的大脑中寻找答案”——这是我们所有人的天生直觉和第一反应,正是这种直觉反应,严重限制了思维。


 2、发明家陷阱 

发明家陷阱——这是第二个重要的,阻拦我们站在用户角度思考的陷阱。先举个真实案例:

我们有个案例企业“蜜叮香薰机”,想进入助眠市场,主打香薰助眠。

拿到任务后,大部分人第一直觉反应写的文案是:

“蜜叮香薰机,给你婴儿般的睡眠。”

“蜜叮香薰机,入睡就是这么快。”

这样的文案又有什么问题呢?

我想明眼人很容易觉察出来:这很难让人信任——凭什么你说香薰机可以让获得婴儿般睡眠,我就相信?

那怎么解决信任问题呢?

第一种最容易想到的思路是:找背书。

比如找名人代言:范冰冰说他可以让你获得婴儿般睡眠,这么大明星应该不会骗我,所以我可能会提高信任。

比如大规模投广告(冠名2017年春晚):有钱又有知名度,这么大公司应该不会骗人,所以我可能提高信任。

但这些都不是最好的方法,花很多钱不说,而且现在各种背书的作用都在下降(消费者本身越来越怀疑、越来越相信自己)。

那怎么办呢?

实际上这些文案让人缺乏信任的原因很简单:它们本身并不符合消费者已经知道并认可的事实。

“香薰机给你婴儿般睡眠”——不对啊,我小时候睡得好的时候,并没用过香薰机啊?成年人和婴儿睡眠质量的差异,又不是由香薰机导致的。

“香薰机,入睡就是这么快”——也不对啊,入睡快不是吃安眠药吗?弄个香薰喷点精油入睡就快了,莫非,像古代的迷香?那可不敢长期用,万一对身体不好。

总之,前面的文案并不符合我们已经知道的事实——在我们过去的认知中,说到减轻失眠,我们能够想到的大部分是什么安眠药、保健品(静心口服液、脑白金)、用冥想放空自己大脑、多运动、良好作息等等。

但是很少能想到有个精油香气被蒸出来,就能加强睡眠。

当你说的东西并不符合别人已经知道的事实时,想改变别人的想法几乎是一个不可能的任务。

那怎么办呢?那如何让消费者接受用香薰机助眠呢?

实际上,营销上不能发明一个新事实(比如香薰机助眠),但是却可以想办法发现并利用一个消费者脑海中早就存在的事实。

这很简单,先找一张纸,中间画上一条线,上面是你想主打的消费者的需求,下面的是关于你,消费者心智中已经存在的事实: 

那么关于香薰机,有哪些是消费者一下子就能相信的事实呢?

比如你的设计颜值不错(可以直接看到),但貌似和睡眠没啥关系;

比如你能加湿,让房间不干燥,这貌似和睡眠也没啥关系。

那还有什么呢?消费者经常在哪里能见到香薰机?

对了,在SPA房间里,基本上都有香薰机。那为啥有呢?因为香味能让人处于放松状态——好了,这貌似跟睡眠有点关系。

然后我们把图上面的和下面的连接起来,你就发现了新的,更让人产生信任的方案:

我们天然会相信香薰可以让人更放松,我们也会相信睡前压力太大顾虑太多会导致失眠:这都是已经存在我们大脑中是事实,所以更加可信。

与“香薰让你睡眠好”相比,后面的方案更像发现了一个早就存在消费者脑海中的事实,而不是发明一个尚不存在的事实。

而这就是这部分要讲的“发明家陷阱”:大部分时候,营销人把自己当发明家,渴望通过文案制造出尚不存在的概念(比如助眠不用脑白金用香薰机),而实际上营销人并不能发明事实,只能发现事实。

营销人不是爱迪生(发明尚不存在的电灯),而是牛顿(在发现万有引力前,其实它们早就存在),你要做的就是去发现事实,而不是发明事实。

发现事实而不是创造事实——大部分人不这样做,因为一个与生俱来的重要直觉:我们想要改变别人的固有想法,并认为自己有这个能力。


结语 

到底如何把一件事情做好!

我们在与一些企业的董事长、CEO、VP等高管,沟通交流和工作时,发现:大部分人都有至少一次的成功经历,有的人即使在不同行业工作,也能把工作做好(不仅仅是营销)。而很多普通人却从来没有过,哪怕一次把一件未知的事情做好的经历。

所以,“做好一件事”的根本是思维本身。

——完——

参与讨论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