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都变了,你还不变吗?-2017年可能影响消费品市场的改变

营销管理
市场部网
2017-02-22
为之

前总是各大公司开年会的好时候。参加了几场年会,发现今年很多公司都喜欢引用“黑天鹅”来形容过去的2016:特朗普上台,英国脱欧什么的,无非是想告诉大家2017年将充满各种不确定性,需要加倍努力。
其实我们身边就有一些改变,看似互不关联,但可能对未来消费品的营销产生很大的影响。水已经开始热了,我们可以用它来泡茶,也可能成为温水中的那只青蛙。

▌中国消费者快步走上世界核心舞台,是机会也是挑战
2016年,不管国外如何“兵荒马乱”,大无畏的中国人仍义无反顾地冲出国门去“拯救世界经济”。2016年前三季度出境游人数已经超过1亿,是历史上第一次在前三个季度就突破这一数字的年份,而中国也已经连续4年成为全球第一大出境旅游消费国。
与此同时,国人还坐在家里不停地“买买买”:预计2016年进口电商贸易额将超过1万亿元规模,其中进口电商零售额接近2500亿,同比增速有可能高达80%以上,远超过整体网络购物交易额的增长速度。
这两件事的影响其实有可能远远超过经济层面,仅就消费品行业的而言,其重要性也已不可小觑。中国人民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接近世界:似乎是在一夜之间,整个世界市场就在中国人眼前展开了。“洋货”既变得更加清晰,也开始逐渐变得没有那么“高不可攀”。
这个过程无疑推动了中国消费者的快速成熟。“山寨”品牌从被冠以“草根英雄”之名到开始被国人嫌弃,消费品品牌起个洋名就能卖的时代真的要过去了!国人已经不再满足于”国内最好“,而是更多地用世界的质量标准来评价所有的品牌。众多中国品牌突然发现,自己要和全世界的品牌一同竞争。而国外的品牌也发现,这个巨大的消费品市场在不断地变化中,不能用一成不变的眼光来看待这个市场。

▌中国    特色的市场环境正在形成
中国市场的吸引力,经常被用”人均消费“的差距来反映。毕竟中国人口基数太庞大,大多数消费品的消费额只要一除人口基数,”市场潜力“就出来了。
然而这两年的实际情况是,中国市场并没有那么简单。例如中国的人均乳制品消费量只有世界平均水平的1/3,所以几大乳品巨头都在快速增长。
但中国市场正在凸显出其与众不同的一面。同样是”乳制品“的例子,婴幼儿奶粉的市场增长则是与国外极不相同。在国家”母乳喂养“呼吁下,中国的6个月内婴儿母乳喂养率成功地降到了”世界平均水平“之下,远低于同是东亚人种的发达国家日本。
而随着海淘的发展,进口奶粉的市场份额在快速上升。这似乎是一个与世界发展趋势不太一样的方向,但大多数中国妈妈还是倾向做出这样的选择。毕竟中国老百姓有着与世界很多地方不同的生活环境、家庭结构、工作特点等,这一切既矛盾又合理。
中国的消费市场还有一个特点令人瞠目结舌,那就是电子商务的使用。
根据阿里巴巴公布的数据,2016天猫双11全球狂欢节总交易额超1207亿,覆盖235个国家和地区;2016年双11全天,物流方面再次刷新全球纪录,菜鸟网络共产生6.57亿物流订单;支付方面,支付宝实现支付总笔数10.5亿笔,同比增长48%。
有报告显示,超过8成的中国受访者使用过电子支付,这一比例远远超过其他国家。在短短2年时间内,拿起手机买东西已经不再是年轻人的专利,而是一件普通得无法再普通的事。
庞大的线上市场给了中国品牌新的机会,于是有了各种“淘品牌”的脱颖而出。原来市场上的老大们也突然警醒,开始努力打通线上线下,争取新的优势。电商的发展,极大促进了流通环节的专业化,对整个营销方式的影响应该不是白热化,而是刚刚开始而已。

▌中国品牌迫切需要形成自己的特色
面对全球品牌的挑战,中国独特的市场环境给中国品牌提供了发力的土壤。
在2016年,华为无疑是众多中国品牌中备受瞩目的一个。在手机领域,华为、oppo、vivo、小米等品牌成功夺取了苹果、三星的市场份额领导地位。其中华为的成功对消费者的影响更为深远。
这家企业的科研投入与国际大牌平起平坐,拥有自主的核心芯片技术(而不是吹的),技术和营销两个方面同时发力。虽然只是手机,但实际上华为对中国消费者对待国产品牌的态度有重大的影响。
除了对消费者的影响,华为的影响还体现在对国内众多消费品企业的榜样作用。有很多企业对内提出了“学习华为”的口号。“以奋斗者为本”,“让听到炮声的人来呼唤炮火”等理念,会不会成为中国企业新的经营理念特点? 然而知易行难,“以上为本”的管理方法仍比比皆是:死板的标准,复杂的KPI,冗长的OA流程,还有管理到每天每个动作的APP,很多时候“听到炮声”的人也只能听听而已。

▌人力成本快速上升,企业需要新的用人观
说到华为,其总部所在的深圳,2016年也是风头甚猛。不过不是因为华为,而是因为其飞涨的房价。深圳的一手房价均价从1月的45,000元/平米一路高歌猛进,6月已达到61,700元/平米。
深圳集中了大量的技术人才,当他们辛辛苦苦几年下来准备安家立业时,突然发现梦想变得遥不可及!而这只是全国房价高涨的一个缩影。在全国房价最高的50个城市中,只有7个城市同比房价下降,只有11个涨幅低于GDP涨幅。
这似乎与我们的消费品营销没什么关系,而事实是,房价的上涨,推高了所有人对赚钱的期望值,人力成本开始快速上升,企业的盈利需求也要求更高。与此呼应的是,越来越多的企业发现“养不起人”了!在这个背景下,企业用人”精英化“,”共享化“的特点更加突出。
”精英化“并不是今天才有的事,很多企业都在精简人员,提高效率,但这两年需要有更加突破的方法。
首先是以往的”人海战术“被大多数企业放弃,人员能缩减的就缩减,包括总部的职能部门也在进一步瘦身。其次是剩下的人要提升效率。企业培训作为提升效率的重要方法,也需要作出有效的改变。以往,企业会把培训当成是一种留人的福利,或者一种长期的提升方法,当市场情况不好时,用于培训方面的预算便会大幅缩减。
在”精英化“的背景下,企业对于培训的方法和定位都应该做出转变了。一些公司正在将企业大学变成一个实权部门,培训更多从实际使用出发,将培训过程延伸到实际工作过程中,并动用资源对员工行为的变化做出奖惩。这种方式不失为一种大胆有益尝试。
“精英化”提升单兵作战能力的另一个趋势是,提供更有优势的作战工具。
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用移动终端管理销售团队。但在我看来,不少企业走错了方向。在“精兵”时代,管理工具不应该停留在“管控”,而应该更多立足于“帮助”-帮助销售人员更快速、更高效地完成业务操作,而不是让他们背上更多的包袱,手脚被绑得更紧。
”共享化“伴随着”精英化”而来。最直接的共享是将更多的职能分给渠道的合作客户,如经销商。随之而来的是需要加强销售人员通过经销商管理生意的能力。
“共享”本身在2016年就是非常热门的词语,“共享单车”无疑是其中最大的风口。摩拜单车、OFO,当你被赤橙黄绿青蓝紫各色单车包围,被各种共享单车的APP霸屏时,你的生活已经又一次发生了深刻的改变。
我们不再需要把自行车扛上楼,不需要担心被盗,不需要养护。同样的原理,其实适用于消费品的营销。我们有很多的资源是重复浪费的。
当我们提到社区化的营销方向时,社区内有各种不同的人在做着商圈的营销工作:电信卖宽带的、送牛奶的、银行推销信用卡的、做家教的……这里一定有可以“共享”的部分,而且已经有人开始这么干了。

▌结束语:该变了
2016年,中国市场有34部电影票房超过4亿元。这些只有2个小时左右的画面和音效,销售额超过了不计其数的中小企业一年的销售收入。一个名校的中学老师一年的收入不到30万,而一套23小时的课程串讲放到网上,网络讲师一个月的选课费收入高达20万。
中国的市场开始显现自己的特色,各种转变正在扑面而来。你呢?还不变吗?
——完——

参与讨论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