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届进博会医疗器械及健康保健展区,体重管理专区的热度从开馆延续到闭馆。乔山健康的AI体测舱前排起长队,观众等待获取个性化减重方案;亚瑟士的体验区里,跑步爱好者试穿最新竞速鞋感受轻量化设计——十余家企业集中亮相的“黑科技”,覆盖智能管理、运动辅助核心链路,让体重管理赛道的创新逻辑愈发清晰。
欧睿国际数据显示,2025年中国体重管理市场规模突破2100亿元,其中科技驱动型产品增速达37%,远超传统产品12%的增速*。进博会上的创新浪潮背后,企业比拼的早已不是单一技术参数,而是“产品创新适配场景需求+品牌定位锚定目标人群”的综合实力。
一、AI生态创新:覆盖家庭场景,实现个性化管理
对大众家庭体重管理需求而言,“缺乏专业指导”是核心痛点。乔山健康、华为运动健康等企业的AI生态解决方案,以“硬件+算法+服务”的模式,将专业减重指导搬进家庭,锚定“大众健康管理”的广阔市场。
乔山健康打造的“AI体重管理生态舱”,是进博会的“打卡热点”。用户只需站上体测舱,30秒内即可完成体脂率、肌肉量、基础代谢等18项数据检测,AI算法基于数据生成“运动+饮食+作息”的个性化方案:若检测出体脂率偏高且肌肉量不足,系统会推荐“力量训练+高蛋白饮食”组合;若基础代谢偏低,则重点建议“有氧运动+规律作息”。方案可直接同步至乔山智能跑步机、动感单车等硬件,设备会自动匹配运动强度,运动过程中实时监测心率、卡路里消耗等数据,确保安全性。

“以前买跑步机就是瞎跑,现在跟着AI方案练,瘦下来不少,还不用担心受伤。”现场体验的王先生展示了自己的运动数据。该生态系统的创新核心在于“数据闭环”:体测数据驱动方案生成,硬件执行方案并反馈运动数据,算法再根据反馈迭代方案。乔山健康负责人透露,该系统用户平均减重周期为3-6个月,依从性比传统健身器材提升42%*。其品牌定位精准击中“家庭健康管理缺乏专业指导”的痛点,通过AI技术降低专业减重的门槛。
华为运动健康联合拜耳推出的“智能减重手环”,则聚焦“轻量级”家庭场景。手环除了常规的运动监测功能,还可连接拜耳营养APP,用户输入饮食信息后,AI算法会分析营养搭配是否符合减重需求,并推送简易食谱。针对职场人群,手环还设置“久坐提醒”“碎片化运动建议”等功能,适配办公场景的减重需求。这种“轻量化硬件+垂直APP”的模式,将品牌定位下沉至“职场轻减重人群”,进博会首日预约体验量突破5000人次*。
二、消费级创新:适配运动场景,强化体验感
对运动减重人群而言,装备的“场景适配性”与“体验感”是决策关键。亚瑟士、耐克等运动品牌的进博展品,以“轻量化+场景化”的创新,锚定“运动减重爱好者”这一核心群体。
亚瑟士首发的METASPEED RAY竞速跑鞋,成为运动减重人群的关注焦点。其创新点集中在“轻量化+能量回馈”:采用新型FlyteFoam Lyte缓震材料,单只鞋重量仅129g,比上一代减轻15%;中底搭载碳板结构,跑步时能量回馈率提升至85%,减少运动疲劳感。

为强化场景适配性,亚瑟士还针对不同减重运动场景推出细分款:针对跑步机场景的METASPEED Tread,优化鞋底防滑设计;针对户外跑步的METASPEED Trail,增加鞋底纹路深度提升抓地力。这种“核心技术+场景细分”的创新,让品牌在运动减重装备赛道形成差异化优势。数据显示,亚瑟士运动减重系列跑鞋2025年上半年销量同比增长58%*。
耐克展出的“智能运动内衣”,则聚焦女性运动减重群体的细分需求。内衣内置柔性传感器,可实时监测运动时的心率、呼吸频率等数据,通过蓝牙同步至手机APP,当数据显示运动强度过高时,APP会推送“降低强度”提醒,避免运动损伤。针对产后减重女性,还特别设计了“支撑加强款”,采用双重肩带设计提升支撑性。这种“性别细分+安全监测”的创新,精准击中女性运动减重的痛点。
三、核心比拼:创新适配定位,定位锚定需求
健观在梳理进博会上的创新案例发现,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并非单纯的技术堆砌,而是“产品创新精准适配品牌定位,品牌定位清晰锚定目标需求”的协同效应。两类企业的定位与创新逻辑对比尤为明显:
AI生态企业(乔山健康、华为运动健康)定位“家庭及大众健康管理”,创新聚焦“专业性+便捷性”,通过AI算法、硬件联动降低专业减重门槛,覆盖家庭及职场等多元场景;消费级企业(亚瑟士、耐克)定位“运动辅助”,创新聚焦“体验感+场景化”,通过轻量化设计、人群细分适配提升运动减重效果,精准触达运动爱好者群体。
这种协同效应的背后,是企业对用户需求的深度洞察。欧睿国际调研显示,72%的体重管理人群会根据自身需求选择细分产品,其中医疗干预需求占18%、家庭管理需求占45%、运动辅助需求占37%*。精准的需求洞察,让企业的创新不再盲目,而是有的放矢。
四、体重管理的“科技战”,本质是“需求战”
进博会上的体重管理“黑科技”浪潮,揭示了行业的发展趋势:随着消费升级,体重管理已从“单一减重”转向“个性化、场景化、专业化”的综合管理,企业的竞争也从“技术比拼”升级为“需求洞察+创新落地”的综合实力较量。
对企业而言,想要在体重管理赛道立足,核心要做好两步:一是精准定位目标人群,明确自身服务的是医疗干预人群、家庭管理人群还是运动辅助人群;二是围绕定位做针对性创新,避免“大而全”的同质化竞争。波士顿科学的微创技术、乔山健康的AI生态、亚瑟士的轻量化设计,本质上都是“定位先行,创新跟进”的结果。
随着进博会的持续推进,更多体重管理创新产品将从“展品”变为“商品”。而那些能真正读懂用户需求,用创新技术解决需求痛点的品牌,必将在2100亿元的市场中占据核心位置。毕竟,所有的科技创新,最终都要回归“为人服务”的本质。
* 数据内容来源:
1.数据来源:欧睿国际《2025中国体重管理市场白皮书》
2.数据来源:乔山健康2025年Q3用户调研报告
3.数据来源:华为运动健康进博会现场数据,2025年11月5日
4.数据来源:亚瑟士2025年中期财报
5.数据来源:欧睿国际《2025中国体重管理市场白皮书》
公众号:搜索“健康产业观察”

小程序
扫码打开微信小程序
APP下载
扫码下载市场部网 App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