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总是后知后觉

营销管理
刘渝民的杂记
2020-02-26

原文发送就被删了,太长,我都忘了写了什么,今天写个缩减版吧。

1.真理往往是矛盾的。


什么是真理?绝不是鸡汤那种,过于片面。

真理往往是矛盾的。有时候正着看,有时候反着看。比如我们说人生要集中精力做好擅长的事,但取长补短有时候就会与之冲突,这其实就是矛盾的。放在不同的环境下,它们各有各的对。

我学到的一个真理就是,我们绝大部分时候遵循大概率事件,又因为小概率事件产生了奇迹。

曾经有个很厉害的老板跟我说,他做不到的,绝不期望下属做到。因为在他看来,大部分人没有什么不同,大家都是普通人,不差也不会厉害到哪里去。这不是看不起下属,而是遵循大概率。

其实我们觉大部分人,一辈子注定平庸,皆因如此。但也不会太差,也是如此。

但另一方面,小概率事件也不是不存在。比如婚姻这种东西,在全世界范围内,婚姻已经不是爱情的产物,出轨几乎是大概率事件,婚姻制度未来也许会名存实亡,但是放在一个特定环境里,即使有10%的婚姻是基于爱情,在中国也有上亿人,你成为其中之一,并不是没有可能。

小概率事件发生,有可能是机会,甚至仅仅只是盲目乐观,因为盲目乐观,你看多,有了追逐高远的信心和动力,没有放弃并且付出了行动,最后成功了。

这就是人生的道理。用大概率事件去看待一切,去做决策,偶尔相信小概率事件。

2.我们站在未来看今天,总是后知后觉。


绝大多数情况下,五年后你会后悔没有买房,或者是其他一个选择。

对于绝大部分而言,做出选择非常痛苦,我们更愿意随波逐流。我们要么选择放弃,要么保持盲目乐观。

即使我们对当前已经开始感到不满足,但是要付出行动,太难了。

另一方面,对于买房这种事情来讲,我们总是在期待下一个更便宜的房子,但事实上往往事与愿违。

这里有很多原因,比如我们总是不愿意做长期投入。我五年前就想去香港读完mba,到今天我还没有去实施。如果五年前行动,我早就弄完这事了。很多事情,等我们需要它的时候,才觉得太晚了。

所以人生绝大部分失败,都是后知后觉。读书时没有用功,工作后选错方向,平时没有好的作息时间,没有锻炼身材等等,其实输在五年前,或者是今天,因为只要五年前和今天行动了,五年后就是收获期。

那么今天开始行动,做什么都不算晚。因为五年后就可以收获了。

3.人生的输赢有规律。


准确来说,万物皆有规律,连股票的涨跌,都是有一定规律的。

今天这个世界的种种,皆因马太效应,竞争是主旋律,而强者恒强是结果。

你发展到一定阶段后,你会发现,原来很多你不知道的东西或者你忽略的平常的东西,正在深远的影响人生的走向。

比如,良好的生活习惯和审美,是高阶人生的关键部分。而弱关系社交,也是打开新世界的法宝。这二者又有非常强的关联。

努力有多重要呢?努力并不重要,在赢的要素里。最重要的是良好的生长环境,从020岁这个阶段,是造就你一生的关键,不只是大脑,体魄,人脉和财富等。

显然,家庭环境是影响人一生的决定性要素。不一定是很有钱,父母的思想和行为习惯,能让你终生受益。努力,机会,学历,都是其次的。

比如,大部分年轻人毕业后的目标都是赚钱买车买房,而少部分人因为家庭原因不需要这些,目标变成了做喜欢的事,要进入某个关键岗位,或者创业,可能最后他不需要家庭的太多财富和关系,但是背后的隐形支撑,让他有了追逐高远的资本,这就是家庭带来的关键作用。当然,也有极少数人,没有太好的家庭环境,他可以通过学习,在20多岁,就看清了这些规律,那么他可以在20岁的时候,树立绝大多数人40岁后的目标,而不是短视的要马上赚多少钱,买什么房。

一般来说,20多岁读完大学研究生,最好的成长时机就已经过去了。剩下的成功,皆因过去20多年,你的学历成绩,精通技能,还有更多的隐形能力,如系统化思维,对世界的认知,商业思维能力,逻辑思维,良好的作息和学习习惯等等,甚至包括穿衣审美,摄影,居家,恋爱技能等都至关重要,当然,后天可以改变,但是后天要做的事情有很多,后天再来学习审美恋爱,可能你就没有太多时间用来挣脱中等陷阱。

回过头来说,正因为大家都是普通人,努力虽然在成功要素里最没用,但是在我们可以选择或者是任何时候都可以投入的要素里,努力似乎是唯一有用的,其他的东西,你要么没有,要么只能后悔。所以,努力可以修补修补。

4.系统化思维有多重要。


正因为我们是普通人,我们注定平凡,而强者恒强,没人想输,所以我们更需要系统化思维帮我们减少犯错,提高思维决策和行动输出的有效性。

当我们去做一个事情的时候,我们既要有宏观思维,也要有微观思维。

比如从事一个行业,有一天你做的不错,但是你跳出你的企业一看,又会觉得自己有了瓶颈,无法突破,因为你只对你所在的模块和企业模式了解,忽略了整个行业的竞争格局和不同模式,上下游之间的关系,发展趋势等。我们跳出原有的位置宏观去看整个行业,会有很多不一样的东西。

系统化思维能让我们减少犯错。

之前我在一篇文章中提过,当你看到一个成功的模式时,你要用发展和竞争的眼光去看,是参与者本身的竞争优势,还是行业的发展红利,如果是前者,你要去寻找你有没有这种优势,如果是后者,你要抓住机会。

绝不是简单的看表象,大多数情况下,机会不会改变基本面和逻辑。只有深入的分析事情的本质,自我的优劣势,并深入到每一个环节,寻找是什么,为什么,再谈做什么,怎么做。

凡事还讲一个中心思想。比如在营销中,数据分析和优化不是最重要的,因为差的结果等于打败战死了。我们更需要前瞻性的规划和有限输出。中心思想就是对这个事情的前瞻性判断和多重保障,而不是马后炮。

执行细节上又讲究先跑闭环,再做优化。先让事情正常运转起来,确保每个环节没有大问题,再去谈精益求精。而在运作前期,能不能小步快跑,也是至关重要的。所以先有战略,再有策略,策略主要是找优势,还有遵循事物规律做好前期差,中期中等,后期优秀的规划,执行上就是抓细节,抓大放小,精益求精。

最后的中心思想,是一种定力,一种目标,你是想做成一件事,和想赚钱,本质上还是有很大区别。

年轻的时候,应该做最难的事情,因为熬过头三年,后面几十年享受这种系统化思维带来的好处,享受追求高远带来的益处。

追求高远并不会让人我们感到压抑,那只是短期的,但是追求高远会给我们带来风轻云淡的自由。而短期的自由,会变成长期的枷锁。

最后我想说,凡事逆向去看,想困难一点,大胆设想,小心求证。

有人觉得看到一个公司的总监出来创业成功,就想那天去看。有人冲动成了,大部分人败了,正常。有没有想过,这么多总监,他们为什么都上班呀?找找优劣势,会好很多。

我听闻有许多公司,上来就人海战术,然后学销售那样,出业绩就留人,没有就走人。听起来这模式很优秀,稳赚不赔的事情似乎,但我又没有见过一家这样很成功的公司,比如bat,他们都不施行这种用人策略。因为聪明总被聪明误,谁都想得到的小聪明,能有用吗?

违反人性的东西,往往走不远。做公司,还是把重心放在自己和核心人员身上,公司也应该做小,做精,而不是想着简单的复制,人海战术,这世界本质还是竞争的,这么容易,那苹果应该复制一万个公司,让全人类都去苹果上班,那样苹果就完蛋了,没有了创新。

最后我想说,站在五年后看今天,我们会有很多懊悔,你今天不学投资,五年后要从零开始;今天不健身,五年后生病了也会后悔。今天开始做一些改变,五年后可以开始做其他事情了。

参与讨论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