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以“创新”为名,天天讲概念的企业,该醒醒了

营销管理
单仁行
2020-07-19

1


古人讲:事异则备变,法与时转则治,治与世宜则有功。

意思是说:社会变化了,一切事情也会随着变化,情况变化了,治理措施也要相应地改变,方法合乎时宜,才能有好结果。(出自 韩非子的《五蠹》)

当越来越进步的治理手段,没有解决人类社会面临的问题,科技创新在不断冲击传统文明,技术升级没能根本上改变人们的获得感,我们是不是需要冷静思考:

盲目的商业创新,对不对?

天天造新词儿,人人讲概念的商业氛围下,创新的真正意义是什么?

日新月异的今天,还有多少东西是一成不变的?

无论你是悲观,还是乐观?面对变化,究竟该如何应对?



带着这些疑问,昨天,我来到了嵩山少林寺“取经”。

试图在这座“禅宗祖庭”,中国功夫的发源地,找到那些“万变不离其宗”的真谛!

罗汉拳的拳法创新没有?

应该没有。

僧人训练方法更科学的背后,貌似“勤能补拙不能偷懒”还在一直沿用。

少林跌打药创新没有?

应该没有。

制作或许改进了工艺,配方也许精益求精,八百年品质始终如一,没有变化。

参禅悟道创新没有?

还是没有。

“直觉乃真知之源,世间真理不需要世俗的验证”,还是不是开悟之路?

答案应该可以确定。

回向商业社会,所有需要创新的领域,都让我忧心忡忡。

可口可乐配方变了没有?

还有王老吉凉茶,王守义十三香。

至于安宫牛黄丸,邉邉面,家乡的小吃,妈妈的味道?

如果在创新口味和传统的意义之间选择,你会给出什么答案?

至于那些已经变化了的事物,更是让人百感交集。



转基因的玉米还是不是玉米?

吃肉的兔子,还是不是兔子?

创新的大洪拳、小洪拳,还是不是少林拳?

书法创作突破了“颜柳欧赵”,应该是你自己的“体”,再不是“颜柳欧赵”体,这样子讲,对不对?

至于发展了的XX主义,还是不是马克思的主意,我就更不知道了。

相当长一段时间,现实让我们窒息,没有什么行业不被冲击。

连悼念先人的祭祀行为都上网了,不知道,不懂互联网的先人们,他们的在天之灵,能不能收到我们的思念?

创新从来都是被动,是自然而然,是水到渠成。

主动的求变,不过是见机行事,技术的创新更是烧钱行径。

尤其是基础科学的领域,不应该,也不可能是中小企业所为的了的。

科学院以及各大高校科研院所,才是当家花旦,才需要有事没事出来走两步。

所以说,在创新面前,企业管理者得有自己的判断,不要人云亦云;

企业经营者要有个人的态度,切莫争先恐后;

企业经营管理需要一如既往坚持“顶真”思想,重“心”出发,向“心”而行。



无论国内国外,都有许多经百年而不倒的小企业,虽不显眼,却仍然是某个细分领域基业长青的“隐形冠军”,你怎么看?

近2800个县的中国,五千年来,哪个地方都不乏坚守成功的案例。

哪一个成功的坚守,都藏着最朴素的真心:

找到属于你自己价值的得心应手,慢慢来不着急。

创新,要永远服务于科技“以人为本”的初衷,这里的“以人为本”,应该是说:

1、人文环境;

找到一切能够调动生产力积极性的因素。

2、人脉关系;

发现一切为我所用的外部资源。

3、人力资源;

打出人才组合拳展现团队力量。

4、人心向背。

形成价值观与使命共识,实现知行合一的执行力。

当商业本质从“物以类聚”转战到“人以群分”,物品服务随人流而动,“以人为本”的时代才真正到来。

当“创新”懂得按制度办事,管理才能对智商有效;

当“创新”明白要“施仁政”,治理才能对情商起作用;

这样的“创新”,才能够实现经营管理的“和而不同”。



上半年抗疫,下半年抗洪,人们跌跌撞撞,事态兜兜转转。

在“涝疫结合”的庚子年,不屈不挠的人们,体会了五千年来“人之所以为人”的艰难与不堪。

这所谓“命运”的考验,带给每个人不屈不挠的抗争与祈福。

上一次祈福,我到的是灵隐寺,途径飞来峰的玉乳洞出口,有一道若隐若现的石缝,透过它能看到一线天光,是著名的“一线天”。

人们认为能看到“一线天”,接下来的运气就会特别好。

事实上,祈福带来的运气是真的好,祈福之后,你终将找到“你自己”,和你必须坚持与放弃的东西。

一切舍得,来自值得。

德国社会学家韦伯讲:尘世的成功证明着上帝的恩宠,经济冲动与宗教情怀可以是相互支持的。

在这个相互支持中间,我们要懂得:

风来了顺着风走(趋势);

雨来了顺着河流(价值);

趋势到了,拒绝无所适从(变化);

趋势未到,要懂得疏导先行(未雨绸缪)。

依然看不清真相的我们,需要一双慧眼,在挣脱后,有一份坚持。

作者: 士老帽

参与讨论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