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找周杰伦

案例资讯
郑卓然
2019-07-24
网友在豆瓣上的一次无心发帖,引来了一场“周杰伦PK蔡徐坤”的大型互联网行为艺术。
在周杰伦登顶微博超话第一后,帮Jay打榜的“夕阳红”群体通常会自我感动,认为终于捍卫了一把美好青春,并且给了现在的年轻人一点微不足道的人生经验;
而ikun们也许会投以鄙夷,心想“都这么大人了能不能成熟稳重一点?”,随后宣布从此退出微博各项数据榜单竞争。
人民日报评论超话打榜事件称“偶像会发光”,但不难看出,两代人的偶像审美坐标早已分野。

移动的音乐偶像坐标
不同代际对偶像的审美偏好与定义都不同,这背后自然是时代背景与人群心理的变化。在我们看来,歌手偶像可以大致分为三个阶段:
90年代:歌手阶段
80年代末至90年代的流行乐坛偶像更多由纯粹的歌手把持,典型如香港的“四大天王”、台湾的张雨生、张惠妹师徒俩。这个时期的音乐明星是演绎型的歌手,在明星的背后通常有一个创作团队进行作词、作曲、编曲,歌手主要的功能在于表演与演绎作品,因此这个阶段的歌手通常是非音乐专业出身,但唱功都非常好。
拿标志性的“四大天王”来说,张学友通过业余歌手大赛出道、刘德华是无线培训班演员出道、黎明是新秀歌手赛出道、郭富城则是在TVB舞蹈班被注意。早期这些歌手明星更多是聚焦于台前演绎,很少深入到幕后制作。

千禧后:创作人阶段
2000年后,音乐明星开始被音乐创作人占据,标志性事件就是周杰伦于2000年发布首张专辑《Jay》而被广大学生群体喜爱,同时期的还有林俊杰、王力宏、陶喆等创作型歌手,而他们的音乐作品可以说影响了整个流行乐坛,不少同时期的其他歌手都会采用周杰伦等人的作曲作品作为主打歌。
由于这类创作型歌手不仅要作为歌手进行歌曲演绎,还要做许多歌曲创作及幕后制作的工作,因此他们大多都受过专业音乐教育,在专业素质审美上不俗,但在唱功(尤其是早期)上比不过专业歌手。周杰伦自小受钢琴教育、林俊杰有出道前便有长期创作经验、陶喆父亲本身就是歌手、王力宏更是伯克利毕业。有意思的是,他们四个都有往“中国风”方向进行创作。

“夕阳红”粉丝应该也都知道,周杰伦的出道其实非常偶然,周杰伦本是作为幕后创作人员为歌手服务的,但刘德华、张惠妹等歌手纷纷退回了周杰伦的歌曲,才“被迫”作为歌手演唱自己的作品,这才触发了新一轮的音乐审美。
00年代末起:偶像阶段
说不太清楚从什么时候起,音乐明星开始进入了偶像阶段,但这背后应该与韩流的影响及互联网的普及有关。韩国流行文化的引入,带来了一种工业化的明星养成模式,明星更多面向粉丝群体,强调“人设”和“陪伴感”,尤其是练习生制度,给粉丝群体一种养成游戏的体验;另一方面互联网的兴起让传统媒体的影响力减弱,用户的注意力分散,流量经济的重要性凸显。
偶像养成化的好处是明星群体更面向用户需求,因此偶像不大需要花大精力参与幕后工作,而更加注重舞台表演的全面发展,比如说唱、跳、rap等;坏处在于过于注重“人设”,而导致人物形象的表面化,而且似乎很少有拿出手的专业作品,让不少人认为只是一个花瓶。不过,今天偶像歌手(流量歌手)中也有一些创作型的歌手,但他们的创作才华相比上一代歌手而言,受到了更多争议。
 
流量明星的矛盾与尴尬
周杰伦和蔡徐坤确实是两个时代下迥然不同的明星,粉丝喜欢他们的点也有很大差异。
周杰伦通过优质的音乐作品打动当年的学生群体,早期周杰伦的标签还有“说唱”,家长们常常评价早期周杰伦“唱歌咬字不清”,周杰伦后期更偏向重点宣传“中国风”。周杰伦的跨时代意义在于,他的走红对国内(甚至整个亚裔群体)后续的文化审美及音乐创作上有挺深远的影响。
而蔡徐坤更多是通过男团选秀综艺备受关注,但粉丝人群估计也主要集中在选秀综艺的观众中。根据我们做的简单调查(未必准确)来看,蔡徐坤的粉丝因为认为蔡徐坤“很努力”、“很励志”、“很青春”而成为ikun,这说明了新生代对偶像的动情点在于经纪团队包装出来的偶像人设。
在偶像人设与流量经济的加持下,音乐作品本身未必成为音乐偶像的侧重点。在90年代我们可以在大街上听到“四大天王”、张国荣等歌手的流行歌,在00年后我们可以听到大街小巷的周杰伦,而如今奶茶店们放的并不是蔡徐坤等流量明星的成名曲,而是抖音热门歌单。
流量明星进入了一种矛盾而尴尬的境地,一方面在微博等线上平台具有非常大的流量影响力,而另一方面在流行音乐本身上,相比于抖音神曲们却存在流量及影响力的匮乏。

不少官媒党媒已经点评过“流量明星”现象多次
寻找周杰伦
如今的音乐作品分发体系与二十年前自然大不相同,以往是媒介垄断时代,厂商不大需要为用户注意力发愁,专业媒体编辑通常拥有较大的影响力,在专业作品创作上无需过于刻意去迎合大众,而关键是打动具有影响力的专业人士,因此作品本身的“音乐性”更加重要。尤其是创作型歌手作品通常有明显的自我表达倾向与专业追求,而不像今天许多工业化作品在音乐元素上的大同小异。可能也正是对专业影响力的重视,周杰伦也曾对当年金曲奖落选而耿耿于怀。
如今媒介碎片化了、流量分散了,想要做出全民影响力的音乐作品在传播上的难度就非常大,音乐产品的重点并不在于音乐专业上的水准,而是如何匹配当下的用户情绪。我们在《乐队没有夏天》一文中曾说过,乐评人的时代已经过去,媒体重要性大不如前,用户本身反客为主。
如同新媒体对传统媒体的冲击一样,传统媒体更多在于严谨的新闻报道及评论,而不少新媒体的成功之道在于“人设”及给予用户“陪伴感”,这其实是另一种流量经济下的用户养成游戏。
媒介碎片、流量分散的另一个表现在于当代年轻人在审美上的多元,周杰伦当年的粉丝群体主要通过男同学驱动,从而进一步影响了整个学生群体。而如今ikun似乎多由女生组成,我们所接触的Z世代男生很难粉上蔡徐坤这类“养成系”偶像,而更偏向于喜欢国外的街头嘻哈说唱等歌手。

EXO时期的吴亦凡与周杰伦合影
熟悉传播体操的朋友们应该知道,我们在流行文化上的判断相对保守悲观,我们认为可能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无法再出现周杰伦式的流行音乐偶像了。下一个具有时代意义的流行音乐明星确实可能会出现在“流量明星”中,但这非常考验明星本人的专业追求及自我突破,同时也要有打破“流量游戏”的勇气。
“夕阳红”们反对的并不是蔡徐坤们的流量热度,也并非ikun们的疯狂注水刷榜,而是在流量时代的商业规则下太久没有惊艳的好作品出现,用户流量导向下,大众在音乐专业审美上正原地踏步甚至幼稚化。
结语
2003年,电影《寻找周杰伦》上映,周杰伦的歌迷们兴奋观影之后难免大失所望,整部影片中周杰伦出镜时间只有最后两分钟,但周杰伦却串起了整个影片的故事线。
今天,我们或许应该去寻找下一个周杰伦了,尽管“那个人”在流量舞台上的戏份也许并不多。

参与讨论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