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校园到职场:如果回到工作第1年,你会对TA说什么

职场情商
增长潘多拉
2019-06-20
偶然翻到两篇文章,我才突然反应过来:又有一批可爱的小年轻,要离开让人又爱又恨的校园,踏入危机四伏的职场了。
作为一个有6年工作经验、人不三不四、经历五花八门的全职斜杠青年,现在的我,回顾以往的经验,会怎么回答:
「如果有机会,让现在的你,遇到刚毕业初入职场的你,你会对TA说什么」
这个问题呢?
下面的话,很可能80%的职场老鸟,都不会告诉大家。
我能说,是因为这都是我和朋友们,在职场摸爬滚打得出的血泪经验(要是有人尽早告诉我,我说不定可以混更好…)
我敢说,是因为我现在不受雇于任何一家公司,不怕得罪人。
全文分3个部分,每个部分就像“扇醒过去的我的一耳光”,有世界观,也有方法论。希望对你也有帮助。
耐心往下看,自己琢磨下,你一定会有自己的判断。
PART 1. 搞事
PART 2. 搞人
PART 3. 搞自己

PART 1. 搞事

离开校园,踏入职场,立刻能当将军、当老板开挂的,都是少数。
大部分普通人,都是从做苦力的小兵做起。
就算你心里想着“干大事”,就算你老板很SB,如果你:
做不好老板交代的事情
看不清你在做的事,到底有没有价值,最有价值的部分在哪里
搞不明事情“做好”“做坏”的判断标准在哪里
那么,你就是一个随时可以被取代的小棋子。任何一个由头,都可以成为分分钟开掉你的理由,根本等不到你“翅膀长硬”。
所以,先活下来,做好事,最重要。具体来说:
1 掌握精准的知识,在自己的专业领域,做到足够通透明白
每个职场新兵,都会被放在一个具体的职位上。
比如:产品经理 / 产品助理、运营(用户运营、渠道运营等)、前端工程师、后台工程师、商务、市场…
开始干活,3个月左右足以做到,能基本“应付”手上的工作。
不一定做太好,也不会烂到哪里去。不然,公司也不会把你招进来。
下一步,就该对自己有更高要求了:如何让自己在这个职位上,掌握精准的专业知识和经验?
精准的专业知识,指严格、清晰、没有模糊界限的知识。通常存在于各个专业最经典的教科书中,而不是在似是而非的媒体宣传文里。
举个例子,做产品经理的,开口闭口都在谈“留存”。那么,你是不是知道:
  • 留存,对应的的英文词汇是什么?
  • 留存的定义可能有哪几种?(是的,留存是可以有不同的定义方式的)
  • 衡量留存的常见方式有哪些?
  • 和留存相关的关键概念有哪些?(比如,关键行为)
  • 最起码,如果你对上面这些问题不清楚,知道该去翻哪本书吗?
再比如,举个感觉不那么“互联网”的职位,HR。
如果你负责HR相关的工作,你是不是知道:
  • 什么是HR的“六脉神剑”?(招聘与配置、培训与开发、绩效管理、人力资源规划、劳资关系、薪酬管理)
  • “培训”这么一件具体的事情,除了安排场地、选择培训供应商、组织员工参加,你还有哪些可以发挥的空间?
  • 关于HR的“必读经典”有哪些?
  • 抛开现实状况不谈,理论上,HR与公司业务的关系应该是如何的?国内外不同领域里,哪些公司HR发挥的作用最好?
一步做不到,很正常,也不要紧,先要有这个意识。
【解决方案】
参考下面这组问题,可以帮助你检验,自己对所做事情的掌控程度。
1. 我能不能用 “说人话” 的方式,把所做的工作,给没有背景的小白(比如我的爸妈)讲清楚?
2. 需要的时候,我能不能用准确的教科书术语,描述一个与我职位和专业相关的问题?
3. 遇到不清楚的事情,我知道在搜索引擎里,输入什么关键词来查吗?
4. 我表达自己坚信的一个专业观点时,能够轻松的找出论据,来驳倒自己的观点吗?如同和自己辩论,不论站在正方、还是反方,都能自圆其说。
5. 如果我的老板、我的专业领域的“大神”“高手”站在我的面前,我能提出一个别人乐意回答的、有质量的问题吗?
6. 有时我们会被迫做一些不对的事情,比如:被要求设计一个目的不明的“0成本涨粉活动”。这不要紧,先做再说。不过,自己心中清楚,理论上正确的做事方式,到底是什么吗?我知道有什么方法,把一件错误的事情做对吗?
7. 我干的事情,在公司业务链条的哪个位置?在“为公司赚到钱”这件事儿上,我的职位发挥的最核心价值,到底应该是什么?
有意识的持续思考、大概知道判断好坏的标准,专业上的“硬知识”和能力,随着工作时间、踩坑、反思的累积,总会慢慢成长起来。
不过,硬技能只是基础,要想在社会上混下去,软技能一样少不了。
而且,“没有人教”,是常态。
2 掌握软性技能
工作中需要各种软性技能。
比如:
  • 处理和上司的关系
  • 管理冲突
  • 指导他人工作
  • 人际交往
  • 对办公室z h e n g 治保持敏感
  • 了解他人
  • 处理平级同事关系…
理论上,这组技能应该属于通识教育,我们踏入职场前,就应该掌握8成以上。
可惜,现实状态,大家心里也都有数。
这些重要的技能,学校不会教,家里也很少有机会谈,到了工作岗位也不一定有人会教(大概率的情况是,公司里的老鸟们也不一定会)。
可是,我敢确定,缺少软性技能,会给职场工作带来无穷无尽的烦恼。
我们不可以纵容外界环境,对我们的影响。
既然别人靠不住,我们就要“自救”。
【解决方案】
推荐两本书。任何一个职场人,都应该看。
1. 《FYI For Your Improvement》 —— 让你知道“领导力”等软技能的精准定义是什么、自己应该如何发展这些技能。

2.《解决问题的商业框架图鉴》(tw版,京东有卖)—— 给你一个分析工作中复杂问题的视角

“事”相对好办,懂得方法、投入时间,总会越来越熟练。难搞的是“人”。
日后你在职场上遇到的不适、不爽,多半都来自“人”。
所以,如何“搞人”,是下一个重要的话题。

PART 2. 搞人

分享咨询顾问界的一条金科玉律:
「一家公司里出现的各种问题,不管表面上看起来是什么,归根到底全都是“人”的问题。无一例外。」
大家最好尽早意识到残酷的现实:
  • 我们在工作中的成长和体验,极大程度上,受到直属领导、和主要决策人的影响
  • 可惜,80%以上的领导都是不合格的
我说的不是个别的、特殊的现象,而是普遍的现状:坐在领导的位置上、同时掌握“领导力”精髓的人,真的屈指可数。

用Pm模型来说明下
好的领导应该是什么样子?几个典型表现,供你参考:
  • 不专行独断
  • 开明、和蔼、善于倾听
  • 既是上级,同时也是团队教练
  • 知道如何代表下属的意愿,为下属争取应有的资源和利益
  • 既不事无巨细地插手下属的工作,又能在关键时刻提供必要的引导和支持
  • 主动积极的为下属提供反馈
这太理想了吗?不好意思,事情本该如此。这本该就是“领导”的职责
你不知道,是还没有见过好的领导者。
不要以为去外企、去互联网巨头公司,情况会有改善。
如果你还天真的以为「NB的公司,里面的人一定NB」,那恐怕现实会让你失望。

就在我写这篇的时候,收到一条员工吐槽
来自某一线互联网独角兽公司
如果你觉得我在危言耸听,可以亲自在工作中去感受,让事实说话、让自己的感受说话。
如果能遇到一个好的上级,恭喜你很走运,好好珍惜!
【解决方案】
话虽如此,从自己身上找答案,“反求诸己”的态度,比较容易让我们自己先活下去。
1. 自己先学会“领导力”的准确定义。PART 1 推荐的《FYI》足够了。
2.培养自己「看人」的能力。有意识跳出当下就职的公司、现在所处的行业圈子,和“厉害的人”做朋友。
没吃过好东西,怎么判断食物的质量?
没见过“厉害的人”,怎么辨别你的同事是佛、是仙、是妖、还是怪?
我们当然可以,从领导力相关的经典著作里找经验。
问题是:世界那么大,个人能读的书、能去的地方,又那么有限,怎么办呢?
所以,我们需要接触更丰富的人,来弥补自身的局限。
而且,最值得学习的“活人榜样”,往往来自于别的公司、别的行业。
原因很简单:
  • 本公司、本行业的人,随着时间推移,你都会慢慢熟悉
  • 大家优秀的点、缺少的点,也都差不多,反倒没有什么借鉴意义
加入各种圈子,(比如App“知识星球”),去扩大自己的信息面和眼界。
什么时候,你发现每天在线上和线下,接触到的每一个人,都比自己厉害、有智慧,好像自己是朋友圈里最傻x的那一个 —— 恭喜你,你有了一个最棒的人际圈子。
疯狂培养自己“学人、识人、搞人”的能力吧!

PART 3. 搞自己

和自己较劲,是最难的。
大家都不是小孩子了。事实上,从年满18岁的那一刻起,我们就应该用“成熟人”的态度,来看待自己、要求自己。
1 如果你出生于1990~2000年,你恐怕已经没有说“不知道”的权利
在这个时期出生的小伙伴们,你们从小到大,完整的经历了PC互联网时代、移动互联网时代,可以说是正宗的「互联网原住民」。

看看你在哪个位置?
和同龄人相比,是否具备这个身份应有的基本素养,比如“信息获取能力”?
一个常识:你现实中遇到的所有问题,只要你能精准描述(详细见 PART 1),用好搜索引擎,一定能够在全球范围内找到答案,或者解答问题的线索。
在工作中,如果你告诉我,“我还做不到”、 “我知道该怎么做,但是行动中遇到了问题”。我能理解、也能体谅 —— 谁都知道,“知道”和“做到”之间有鸿沟,需要靠时间、实践去拉平差距。
可是,如果你有手机、有网络,却不会做任何基本的调查工作,只是告诉我,“我不知道”。
那我恐怕只能微笑着看着你,在心里默默说… 

(我有修养,表面上不会让你看出来的...)
【解决方案】
1. 必修:不是技术背景的,学点搜索课。朱丹的“超级搜索术”就挺好。
2. 进阶:技术背景的、或是想提升信息获取能力的,学学OSINT、学学爬虫(本公众号有旧文介绍)。
2 互联网思维、技术思维,将成为必修课。不论你在哪个行业
技术工具原来越丰富,即便不学编程,也要知道如何运用。
你可以不会创造技术,但是要学会调用技术工具。
时间很宝贵。能给机器做的事情,别自己动手。
【解决方案】
先从身边小事练起。
找出一个你常做的事情(比如把纸制书的内容,转成电子版),自己去搜搜,有没有现成的工具,帮助自己提升做事效率。
3 培养自己运用逻辑“看穿”本质的能力
厉害的咨询顾问,明明不可能熟悉每一个行业,为什么仍然不影响他们“看穿”客户本质的问题,找到最有效的解决方案?
靠的就是深度思考、看穿本质的能力。这个能力和智商无关,现在就操练起来吧。
【解决方案】
见《解决问题的商业框架图鉴》(PART 1 已经提及)第一章。
在工作和日常生活中,熟练使用这一部分的思考工具,如:6W2H、逻辑树状图。
4 尽早推翻脑子里“行业”“职位”“学科”这些日渐陈旧的概念
科学思维不分文科理科。
做事儿要专业,但是不该把自己框死在一个专业里。属于个人的大机会,都在「跨界」里。
【解决方案】
1. 在做好本职工作之余,多利用职务之便,在工作中寻找其他领域的练手机会。比如:
  • 去做产品经理里,最会面试、最会带实习生、最会培训人的那一个
  • 去当房屋中介里,最会用工具批量爬取市场数据、用流程化思维输出高质量营销内容的那一个
  • 去做程序员里,最会用简单的插图 + 风趣的文字讲清楚技术原理的那一个
2. 发展副业,再把副业变成复业 —— 我这个小破订阅号,就是琢磨这事儿的
5 培养“创业精神”,磨练单打独斗的能力
创业精神,直白一点说就是,“就算没有xxx,老子/老娘照样可以达成目的”。
我不鼓吹大家都去创业,但是我坚持认为,人人都该有“创业精神”和“创业思维”。
为什么某些精英会被人诟病“不接地气”?在大平台呆久了,习惯了“有条件的大成功” —— 我可以成事儿,不过要团队、要系统、要各种资源……成功需要的前提越多,这样的成功越不可控。
从副业到复业 | 你不知道的自由职业Q&A
如果你自诩精英,就不该纵容自己的天赋凋零。
如果你自认平凡,就要让自己不怕被平台抛弃。
6 不遗余力的试着去“找自己”
互联网行业,喜欢搞量化。要量化,就得贴标签。
但是现实中,我从不让任何一个标签定义自己。也不轻易用标签定义别人。
根本没有所谓的80后、90后、95后、00后...
本质上,大家都是一样的人。大家都是「自己」。
如果找不到真实的自己,面对信息洪流,恐怕你无法知道应该过滤什么、留下什么。
祝大家都能有一个不僵化、有弹性的大脑,能生长出自在飞翔的能力。
恭喜大家离开象牙塔,来到这个既残酷又精彩的世界。
恭喜你们「真 · 成年」了。

参与讨论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