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消费升级

消费者洞察
刘渝民的杂记
2019-04-23
这一波消费升级,大约会很持久。
怎么说呢?讲个老生常谈的理论。

上面是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你处在哪一阶段?
我相信大部分人,还处在初级阶段。
有一次去一家高档发型设计店理发,设计师是香港人,在上海呆了很多年,跟我说,深圳这边会打扮的人挺少的,然后又说上海会好很多。
又有朋友经常说,上海好啊,精致,好玩的地方多,高大上的地方多。
这很正常,深圳是一个移民城市,从小渔村发展起来的,而上海不一样,一直以来都是国际大都市。这就好像一个是创一代,一个是富三代甚至富四代了,创一代和富三代比品位,比贵族气质,不好意思,比不了。
那这个跟消费升级又有什么关系呢?
有几个朋友最近在买房,到处看二手房,看完了就跟我说,哎呀,深圳咋回事,挺贵的房子,怎么那么破?而且是房东自住的。我说正常啊,我家人住在红树湾那边,我觉得房子里面也很一般啊。
为什么会这样?人的发展和城市的发展是一样的,先是基本的衣食住行,想办法贷款买个房子,买个车子,供小孩读书,能看得起病,在城市里能安居乐业,这是第一步。
对于深圳这个移民城市来讲,大多数中产都是走的这一步。走完这一步,下一步就应该是享受生活,享受品质生活。
在我看来,目前的城市中产太累了,一辈子都在打拼,早上开车送小孩,然后去公司,下班开车接小孩,然后去买菜;周末要带小孩上各种培训班,补习班。根本没有自己的空间和追求,但这种状况逐步会好转,毕竟人有钱了,就会去追求精神上的享受。
前面说的是中产,那么非中产的年轻人呢?
按照马斯洛的理论来讲,非中产的年轻人,不应该过多追求精神上的享受。
但你从线下看到的情况恰好相反,年轻人更喜欢涌现在有设计感的,流行的,人文的店,年轻人住的更时尚前卫,玩的更炫酷。
这是因为这一代的年轻人消费观跟过去完全不同。他们热衷于超前消费,反而对房子车子教育医疗等并不感冒。他们更在意内心的感受,热爱像音乐节,轰趴这样的活动,热爱旅行,尤其是自由行。
当一个没有钱的群体,已经开始疯狂的涌入消费升级后,那么当他们有钱后,他们只会涌向更高级的消费升级。
精神追求养成的习惯,比物质追求养成的习惯更加倔强,他们只能接受更高的精神享受,而不会像物质享受那样,我可以吃一千块的大餐,也可以吃10块钱的街边摊。
所以,我觉得,消费升级的本质,更多的是精神追求的升级,而不是物质追求的升级。
比如喜茶 ,人们去喝喜茶,更多喝的是环境,逼格。
比如zarahome,人们喜欢的是它的设计感,带来精神上的愉悦。
比如现在流行的各类品牌公寓,人们喜欢的是它的内部装修,设计,对外部的环境却不怎么关注。
当然,并不是说消费升级与物质需求无关,只是说精神上的消费升级会更广泛,更持久,越往后,精神上的消费升级需求会更强烈;在初期,物质需求升级会是主力,年轻一代是用户主力。
深圳科技园最近流行一家店,叫小米当家,按重量付费,你可以选择多种菜品,开放式就餐,但环境很不错,整个就餐体验流畅,舒适,菜品也很不错,大家可以体验下。算是物质需求升级吧,这样的需求在短期内,非常有市场。(没有打广告哈,我不认识这家老板,不然我真想投点钱入股)
关于物质需求升级的,比如像校园周边的酒店,弄成扫码开房,房间有红酒供应,钟点房可以利用互联网实现最大化效益,这一块还是很有市场的。
大家有什么好想法可以说出来,我总结一下文中杂乱的想法:
1、中国的中产,会从初级阶段进入到中级阶段,开始追求自我和精神追求。将来,50岁的中年人,依然活跃在各种有趣的场所。
2、消费升级的主力军,目前还是年轻人,但中产的购买能力更强大,需要时间等待。
3、消费升级,升级的主要还是精神需求,短期内可能物质需求更强劲,长期看是精神需求。
由于国人的精神追求还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所以,这一波消费升级会很持久,产品经理尤其是设计师,前途无限啊。

参与讨论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