刷单找死!不刷单等死!阿里、淘宝等商家们的困局怎么破? ...

电商
市场部网
2018-08-14
单仁行


1
2018年又走到了下半年时间,电商的旺季逐渐拉开序幕,当大家摩拳擦掌备足马力准备迎接销售旺季的时候,我要和大家聊一个敏感的话题:刷单。 
因为就在8月10号央视《焦点访谈》节目中,报道有网店卖家说,今年以来他们有几乎一半的销售额都是靠刷单刷出来的,而且这种现象在行业内相当普遍。他们家每天平均要刷2000单左右,而这个量不过是中等水平。
借助《焦点访谈》节目的影响力,刷单这个古老的话题,再次摊在大众面前,接受拷问。
在电商界,卖家一直有这样的感叹:不刷单等死,刷单找死。

▲《焦点访谈》电商卖家需要依靠刷单起量

2
为什么不刷单等死?
因为所有电商平台的站内排序算法中,都有一个共同点,就是根据销量进行排序。
点击量、销量、好评数,这些都是决定店铺权重和商品关键词排名的核心因素。
不仅如此,国内电商平台还会在前台显示每个商品的成交数量,由于从众心理,成交数量本身直接影响商品转化率,可见,更多销量数据对于在电商平台卖货是多么重要。
但是一个新上架的商品,本身就没有什么流量,又哪来的销量呢?没有销量,又哪来排名和转化呢?而且没有销量,也没资格参与平台那些大流量活动,这不就陷入一个死循环了吗? 
平台倒是给出了一个重要的打破僵局的出路,就是去投竞价广告。
但是这些年竞价广告成本有多高且不说,当详情页一个销量和好评都没有的时候,投广告很容易陷入低转化的结果,导致效果不好。 
如果说新卖家要实现从0到1的突破,不得已要刷,你说老卖家、大卖家销量本身不错,为什么也刷单呢? 
大家还记得劣币驱逐良币的原理吗?
有一个在全网排名第十位左右、年销售额达到几个亿的服装卖家是这样说的:“2017年上半年我一单没有刷,后来实在被这个趋势搞得你不刷你就要倒闭这样子,只能跟着形势走。” 
以上就是卖家感叹“不刷单等死”的原因。

▲淘宝店家引导用户进行刷单

3
那为什么又说刷单是在找死呢?
首先,由于大部分卖家都去刷单,平台也加强对刷单的识别和侦破,双管齐下,导致刷单成本变得越来越高。
如今刷一单的成本一般不低于10元,甚至20元,要是客单价和毛利高还好,对于一些客单价和毛利都低的商品,刷单是直接赔钱的。
很多卖家说刚开始赔钱,等数据好看了,排名和销量也就做起来了,长远看,刷单还是划算的嘛。
但是,电商平台这些年打击刷单的力度越来越大,一旦被平台查处,轻则评论被删,排名消失,严重的甚至被关店,动辄几万几十万打水漂,有时候辛苦一年可能什么都没赚。
你说这刷单不是找死又是什么呢?
这次向央视自爆刷单行为的商家,他们为什么要向公众自揭其短呢?有人揣测说,肯定是刷单被平台处罚了呗,干脆就来个鱼死网破,主动检举揭发行业黑幕。
其实,即便不是被处罚导致,我想这种销量一半靠刷单来支撑,还提心吊胆,指不定哪天被严查打击,肯定也是做得心好累,找个媒体主动自首,倾诉一下,也是可以理解的。

4
困局在此,关键怎么破?
有人说,刷单死,不刷单也死,那还是刷单吧。
说这种话的人,就跟吃鸦片一样,思维和行事方式已经被刷单深深套牢,阻碍了他们向更高水平的电商运营进阶发展。
据我所知,今天有很多卖家,深知刷单之路是一条不归路,在流量和转化方面,一早就开始谋划新的运营方式。
其中最重要的变化就是开始自建流量池。
具体方式是结合社交网络,以售后服务的名义或其它返现利诱的方式,将电商平台上的消费者,转化成微信上持续关注的粉丝,通过运营粉丝,达成老顾客的复购转化。
有了这些老顾客作为粉丝支持,一旦网店上新产品,通过微信促销,激活老顾客去平台购买,同样可以在最快时间积累初始销量和评论,有了这些初始数据,后面的运营工作也就很容易走上正轨。
所以,通过社交网络牢牢抓住你的消费者,走社交电商之路,这是电商进阶的重要一步。

▲来源:易观智库

5
电商运营不仅走向社交化,也在向内容化迈进。
由于移动端用户大量的时间是在消费内容,从几年前开始,阿里巴巴为了让消费者把更多的时间花在平台内,也为了给卖家建立多元化的流量入口,阿里平台就已经在向内容化发展,类似微淘,卖家打理自己的微淘已经成为基础的运营工作。 
还有更多卖家把视线投向平台外寻找流量突破口,新兴的短视频、直播、新媒体这种用户关注度高,带货能力强的社交媒体,纷纷被电商卖家运用起来做站外引流。
一旦卖家通过站外渠道稳定形成多维度的流量来源,就很容易打破平台内不刷单难有流量和销量的困局。
这还是从流量的角度在看。
当你仔细分析刷单的重灾区,发现尤其服装之类的高竞争、高饱和度和同质化类目刷单最严重。
反过来,那些品牌商家、产品特色和刚需足、高性价比的商家,对刷单就没那么大依赖。
所以从长远看,从根本看,一头严抓产品品质,一头狠抓品牌宣传,是电商人做强做大的基本要求。

参与讨论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