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体经济:以前靠拼脸,现在靠拼爹!

营销管理
市场部网
2017-03-28
市场部网

几年来,我撇开营销,写了许多时事评论。这让不少人感到疑惑:金老师改行了?其实,如果真的认真看我的评论,“营销”始终是我看问题的视角,无论是经济方面、军事方面还是生活方面的。

在全球化的今天,用“营销”这个独特的视角看世界,对所有问题,都能给出符合逻辑的解释。所以,我一直认为,在市场经济环境中,营销逻辑及价值观,具有方法论和认识论价值。

从营销人主导时代到企业家主导时代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的“驼峰”,应该是2005年。其巨大惯性使得经济低迷到2008年才略有显现。而政府巨额的救市投入,使得整体低迷再次延后到2014年才全部表现出来,即进入所谓的“新常态”。

由于和发达国家巨大的差距,技术上、工艺上、装备上、研发上、管理上、人力资源上、资本实力上和营销上,改革开放之后,中国发展经济的手段,整体上是学习和模仿。

不要以为学习和模仿很容易,所谓妙处难学。满世界看,只有中国通过学习和模仿,取得如此巨大的成就。

表面上看,在相当长时间内,中国企业“一红就死”。实际上反映的却是,不同学习能力的企业间的接力赛。那些在学习和模仿上遭遇天花板的企业,被其他学习和模仿能力更强的企业所超越。那些先行者,由于缺乏自主创新能力,一旦学习和模仿遭遇瓶颈,就会被更聪明的挑战者推进深渊。

在“老学习和模仿对象大致相同”的情况下,必然伴随着价格战、促销战、广告战和渠道争夺。

大规模的模仿必然导致大规模的同质化。而同质化全面形成之后,市场竞争必然进入了“僵局状态”。在此状态下,在竞争中没有赢家,只有遍体鳞伤的幸存者。

如何走出竞争僵局呢?出路只有一条,那就是自主创新。那么,如何创新呢?

对中国企业来说,必须从学习和模仿的惯性中走出来,从零开始,培育研发能力,综合提升企业实力,实现对学习和模仿对象的超越。

学习和模仿,是营销行为。那些具有行业视野和国际视野的营销人,足以主导。

而创新是企业家行为。没有战略野心,没有战略眼光,没有战略胆识,没有战略性投入,就无法实现足以改变战略命运的创新。

这显然不是营销人能够承担的使命。所以,那一代营销专家,整体静默并成为历史。

与之形成鲜明对照的,是那些真正具有企业家底蕴的企业领导人。他们在一片哀鸿之下,保持战略定力,爬坡、过坎,走出了一条自主创新的光明之路。以此为标志,中国行业龙头企业也真正从营销人主导时代走向企业家主导时代——之前是找一个适合自己的营销人或者营销咨询公司就足以成功,现在则是如果企业领导人没有过人之处,什么神仙也救不了它。

中国经济的希望将是他们给予的——那些引领行业走出竞争僵局的创新者,那些扎扎实实在利基市场上的耕耘者。

实体经济的命门是品质问题

中国市场已经正式进入了“品质时代”。品质时代的关键有二,一是彻底解决产品质量问题,并在高质量基础上解决成本问题;二是重点解决高质量基础上的品位问题。

对中国企业来说,质量已经不再单纯是消费者体验以及权益保护的问题。它本质上是消费升级、制造业转型、增长方式转变和真正创造价值等宏观层面的问题。

中国制造业走到今天,廉价、低端的路线越来越走不通,重塑企业核心竞争优势的一个重要使命就是彻底解决质量和品质意识。质量为先的本质就是消费者满意和需求为先,市场竞争力为先,从而真正做到高品质、高产出、高满意度。当注重品质的消费者用脚投票,用**去选择外国优质产品和服务的时候,那些还在想着以价格引导消费的企业是没有前途的。

中国的互联网企业是从“无中生有”状态下崛起的。它们的卓越表现在,起步没有发达国家早,发展得却比发达国家快。它们不仅弥补了中国市场的空白,更显赫的成就是创造出了中国特色,并确立了在该领域的中国地位。之所以如此,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通通免费。

它们不是不想赚钱,而是明白要想实现赢利,一切产品设计都必须围绕用户需求并讨好用户,为用户提供高质量的服务。它们之所以能够卓越,我认为就是没有能力实现低价,只能破釜沉舟、背水一战创造高品质产品、实现高品质服务。没有“双低”,只有“一高”。

必须强调,网上充斥的“双低”产品并不是互联网企业的产品,“双低”产品仍然属于实体经济。实体经济仅仅依托互联网,不专注于产品品质和顾客需求,无论如何美化自己,也不是什么新经济。比如,我就不认为小米属于什么新经济。所以,小米一点也不比华为高贵,一点也不比华为更有前途。而现在利用“互联网+”掩盖实体经济本质的企业,到处都是。

马云与王健林打赌是“关公战秦琼”,雷军和董明珠打赌则属于自不量力。实现经济跟着马云跑,早晚跑断腿;向雷军学习,早晚遭遇梦醒时分。

由此引申开来,实体经济如果不真正为消费者着想,不注重价值创造,不能研发和生产出高品质、高价值产品,只在形式上实现“互联网+”,只把互联网当成接近和服务客户的工具,仍然满足于在价格上做文章,在促销上做文章,那么,在热闹一阵子之后,最终仍会再度被顾客抛弃。

为世界提供中国式生活方式

中国企业在许多领域已经取得全球第一,但为什么中国企业大而不贵?我认为很重要的一点就是我们没有改变由西方企业赋予的产品基因。

一个企业的崛起,只要在竞争中击败对手,并获得竞争优势和市场地位就可以实现了。而一个国家的崛起,则必须用自己的元素,征服世界。因此,我们会发现每个经济强国,都有国家品牌。我们到发达国家旅游,也都能感受到浓郁的异国情调。那些就是国家元素。

美国之所以强大,一个很重要甚至决定性因素,就是它输出的是生活方式及其支撑元素。因此,即便是像汉堡、可乐这样的垃圾食品也都会受到全球追捧。

至高境界的营销,就是创造并推广新的生活方式。

它的起点是强大的国际竞争力(主要是基于低成本和高质量的产品因素,我们的出口满足了这些条件)带来的规模增长;继而是通过创新,建立竞争优势;最后是上升到文化层面,凸显国家元素。

在国际市场上,所谓文化,就是国家元素。

我们可以看看美国是怎么给世界提供新生活方式的。

二战之后,美国推动了“文化全球化”“教育全球化”“政治全球化”“价值观全球化”“传播媒体全球化”“经济和社会管理全球化”。它在口头上大讲“文化多元”,而事实却是多元中有一元(美国元素)凌驾于他者之上,要消解他者,使其归顺于美国这一元的意图和目标。经过几十年的经营和金融资本暴增扩张,这个“我”已专属美国,连多年盟友也被扫进“他者”之中了。

这种“全球化”以交流为借口,以垄断为手段,以友谊、援助、促进教育、支持发展、增加收入等为旗帜,遮掩了食利者的真实面目。前殖民地、半殖民地在经历100多年,甚至几百年被压迫豪夺后,急盼着财富的增加和国力的强盛,于是张开双臂欢迎它。的确,在接受了“全球化”的这些国家里,“现代文明”“绝对真理”果然扎根了,发酵了,膨胀了,但自己民族的宝贵传统、文化和生活方式在新自由主义的霓虹灯下就得丑陋了,落后了,于是自己主动革自己的命,全盘美(国)化。

学会并实施中华文化走出国门,使中国人的智慧及产品达到地球上一切有人居住之处,这包括两个层面的工作:一是文化层面,一是商业层面。二者相辅相成,互为表里。表层是产品及服务,深层是中国文化。

**已经在实践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基础上的国与国关系,也在推动互惠互利基础上的国与国经济关系。这些都是中国提供给世界新生活方式的基础。目前唯一的短板就是用文化演绎,用产品支撑的具体中国式生活方式的设计和展现。

当然,这项工作不是一蹴而就的。比如春节、中秋节、56个民族的民风民俗,从输出到展示。比如中国元素和国际元素的融合与演绎等。

在产品创新方面,先进(科技、创新);独有(民族性);有机融合(中外元素间),这些都是不可或缺的要素。

中国经济体量太大了,没有全球化,没有自成一体的创新,这个世界装不下中国,中国也没有能力走出更远。

就像一个中等规模的企业,你要么就踏踏实实地“趴在地上”,要么就必须努力一飞冲天。舍此,没有其他出路。

我们有理由相信,未来中国智慧、中国白酒、中国饮食一定能够全球化,在它们的引领下,中国产品一定是最受欢迎的产品。

但这需要一个较长的、付出巨大努力的、贡献巨大智慧的过程。

——END——

参与讨论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