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晓波:雷军在变坏还是变好?2017绩效主义回归?

案例资讯
市场部网
2017-02-20
笔记侠(ID:Notesman)

一、小米到底要不要走绩效模式?
在过去的4年里,小米无疑是最值得研究的中国公司案例模式,可以说是没有之一。雷军的互联网思维带动了小米手机的爆发式成长,对实体经济产生了很大的冲击。他所提出的“专注、极致、口碑、快”7字诀更是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但也是在过去的两年里,小米手机的业绩出现了瓶颈。在这一过程中,雷军的经营思想好像也发生了一些变化。在一年多前的2016年小米年会上,雷军说年初,我们定了一个8000万台的销售预期,不知不觉中,我们把预期当成了任务,我们所有的工作都不自觉地围绕这个任务来展开,每天都在想怎么完成。在这样的压力下,我们的动作变形了,每个人的脸上一点一点失去了笑容。
所以他在16年初的年会上提出:我们在16年最重要的战略是什么呢?是4个字,叫做“开心就好”。我们决定继续坚持“去KPI”的战略,放下包袱,解掉绳索,开开心心地做事。
这是一年多前雷军的观点,但就在不久前2017年的年会上,雷军的讲法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他说天上不会掉馅饼,要撸起袖子加油干。同时,他为小米定下了一个非常带有KPI色彩的目标,就是在2017年,小米公司要完成1000亿的业绩目标。
1000亿就是KPI,KPI就是绩效。
你们想当一个人撸起袖子加油干的时候,他还可能开心吗?他还可能面带微笑吗?
他一定会卯足了劲,会非常坚决往前跑。也就是一年多来,雷军的经营思想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这个变化的背后,涉及到一个非常重要的管理概念,叫做绩效管理。

▌二、一家企业到底需不需要KPI?
我们经营一家企业需不需要KPI,需不需要数目字,需不需要绩效?
绩效管理这个概念是上世纪70年代后期的时候,有一个美国的管理学家叫做丹尼尔斯提出来的。彼得德鲁克曾经说,绩效管理是20世纪最伟大的发现之一。我们几乎可以说,在整个20世纪的下半叶是绩效主义的繁荣时期,几乎所有的企业英雄都是绩效达人。
杰克·韦尔奇
杰克·韦尔奇是通用电气的前任CEO,被公认为世界第一经理人。他在自己的自传中就非常明确地说:“如果在我奉行的价值观里,要找出一个真正对企业经营成功有推动力的,那就是有鉴别力的考评,也就是绩效考核。”但也是在过去的十多年里,全球企业界发生了一场反对绩效主义的浪潮。
在2006年的时候,索尼的一个前常务董事叫做天外伺郎发表了篇文章,叫做《绩效主义毁了索尼》。他认为日本索尼在过去的几年里发生的业绩大规模下滑的迹象,罪魁祸首就是索尼引进的美国式的绩效主义,扼杀了企业的创新精神,最终导致索尼在数字时代的失败。
天外伺郎这篇文章发表以后,如同在全球的管理界投放了一颗震撼弹,他几乎摧毁了制造业者的价值观基石。而在中国企业界对绩效主义的扬弃,便是由互联网人所发动的,进而蔓延到了整个实体经济领域。
这个重大的管理思想的变化是由两个原因所带来的:
第一,在过去的20多年里,互联网经济的崛起对实体经济造成了重大的冲击。在这20多年里,相对于内部管理、商业模式的创新、新技术的应用以及资本经营,显然对企业经营的成功推动力起到了更为显著的作用。
所以,在过去的十多年里也是经典意义上的管理学日渐式微的十多年。十多年来,我们几乎没有看到任何的、重要的管理学思想的创新。
第二,互联网公司所天然带有的去中心化和颠覆式创新的特点,使得经典意义上的企业组织模式和架构遭到了摧毁性的打击。
个人的创新能力替代组织创新能力,成为了变革真正的推动力。
在这样的背景下,大家认为,绩效变得不再重要,甚至绩效管理本身,成为了阻碍个人创新的一个重大障碍物。
到今天,新的反思又开始了。我们从雷军在过去一年多里所发生的微妙变化,可以看到人们重新开始认识绩效管理的价值。任何一个企业都是一个盈利性组织,而他的成长是可以用业绩来量化的,那么今天互联网公司是不是一些绩效型公司呢?
我们看美国的Facebook也好,Google也好,或者中国的BAT也好。你进入到他的企业内部,你会发现他们都是一些强绩效性公司,所不同的是什么呢?当年的GE、索尼、松下,他们所考核的绩效是利润,是产值,是产品规模。
而今天的BAT、Facebook,他们考核的绩效什么呢?是用户的数量、留存率、活跃度、获客成本以及客单价。也就是说,互联网公司并不是一个没有绩效考核的公司,所区别的是,他的绩效模型是以用户为核心而展开的。
而传统意义上的制造公司,它的绩效模型是以商品为核心而展开的。区别在于绩效的目标和KPI的子项目发生了变化,而不是绩效本身不存在了。同时,绩效目标的改变造成了企业组织架构的同步变革。
企业内部创新能力的激发并不以放弃管理,特别是放弃绩效管理为代价,而是应该在企业组织上进行自我革命,形成目标高度一致,功能耗散协同、自我驱动的特种兵机制。
在今天,在2017年我们看到了绩效主义的回归,以及对绩效的重新解读,这意味着互联网思维与新的工业革命的融合,前者成为了后者的基础设施。
——完——

参与讨论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