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庆档观众流失700万人次,今年电影市场的年终目标完的成吗? ... ...

案例资讯
市场部网
2016-10-09
壹娱观察

国庆档结束了,对于今年电影市场的最后期盼基本也结束了。
去年创纪录收获18亿票房的国庆档今年票房、人次双双降速跌破两位数——票房同比下降15.9%,观影人次同比减少12.4%。按此降速以及截止国庆档结束后370亿的总票房,别说600亿、500亿,就是能否打平去年的440亿,都被打上了一个问号。 
票房、人次“跌跌”不休,焦虑的影院经理们已经开始降价贴身肉搏。多地影院经理向壹娱观察(微信ID:yiyuguancha)表示,因为观众流失,今年十一档,他们及周边影院的平均票价降价幅度都在5~10元。 
电影市场的寒冬正在变得更加凛冽
国庆档原本被人期待的 “四国大战”最终却只是两强的角力。《湄公河行动》尽管前半程受到明显压制,但靠着口碑逆袭从4日开始站上单日票房第一的位次,并与第二名的差距逐日拉大,最终以5.2亿成为国庆档逆袭的大黑马;《从你的全世界路过》凭借“抢跑”后的前半程高位领先优势,在十一七天内拿下4.6亿票房,夺得档期第二名;《爵迹》上映首日以31.8%的排片率领先所有对手,但随后的跳水幅度比想象的还要快,最终档期内只拿到2.7亿票房;而《王牌逗王牌》则是票房与口碑均失利,倒是该片主演黄晓明凭借另一部上半年的失利影片(《大唐玄奘》)代表中国电影去角逐奥斯卡了。
国庆档观众流失700万人次,今年票房连500亿都悬噜
对比往年的档期成绩单,我们更能发现今年成绩的寒酸。
自2011年至今,国庆档电影票房始终保持着超过全年票房增幅的高速增长,尤其是从2013年至2015年,十一档期票房分别为6.3亿元、11.2亿元、18.6亿元,同比增幅达到55%、77%、66%,而今年则直接变为负增长。 
十一档期结束后,今年为止的总票房为370.1亿,同比去年总票房增加幅度仅为6.8%。从春节档的喷发,到暑期档的打平,再到中秋档与国庆档的负增长,今年电影市场的寒冬正在变得更加凛冽。 
而按照过去三年国庆档期后(10.8~12.31)的票房基本占全年票房约20%的占比来推算,今年全年票房可能会定格在仅仅超过去年20亿元的460亿元左右——前提是剩下的这不到3个月时间里,票房同比去年不再负增长。 
影院经理降价求观众,全年业绩目标最多只能完成八成了 
观影人次的明显下降成为档期票房不利的首要原因。去年的国庆档期,有5685万人次进入电影院观看了电影,今年这一数字足足减少了704万,降幅12.4%。 
北京一家郊区的影院经理A告诉壹娱观察,在国庆档的七天里,他所在的影院平均每天的观影人次约为3000人,而去年这一数字则是3400人,下降幅度超过11%。 
而观影人次减少在北京并不是个别现象。“北京市的影院,每日票房的前30名,基本都是人次4000往上,票房15万起;现在有3000人,11万票房就能冲到北京市的前30了。”A君说道。 
华北某二线城市中心影院的经营情况与北京的影院面临相同的难题。“明显感觉到人少了,我们周围影院的十一档经营情况也不容乐观,整个省份的数据都比去年下降的比较明显,”该影院经理B向壹娱观察感慨道,“今年初定下的票房目标基本都难以完成了。”
这种忧虑已经成为影院经理们的共同难题,“春节档超额完成季度任务,之后业绩一点一点降低。原本还希望靠十一这个热门档期冲一冲,没想到市场仍然不温不火。今年的业绩基本没有希望完成了,现在能完成80%预定目标的都算不错的,在以往这个成绩已经被老板炒鱿鱼了。”北京市一家影院经理C无奈地告诉记者。 
人次减少,电商票补逐渐消失,对于不少影院来说,能够改善经营的良方除了降价吸引观众几乎已别无他法。A君告诉告诉壹娱观察,去年十一档期,区域内影院平均票价在40元以上,今年则35元都到不了:“去年都是电商在帮着降价,现在票补没了,我们只能自己降价来刺激需求。” 
在B所在的二线城市,今年暑期档各影院就已经开始降价,“十一档我们周围的影院也是各种各样的促销活动和降价,去年十一我们影院的票价大约在44元左右,今年降到了38元左右,但是客流量还是不行。其实很多影院从今年暑期就开始降价吸引客流了。” 
两年后的危机预警:高速增加的影院和银幕有足够观众来消化吗? 
实际上,十一档期人次与票价的降低只是过去三个月来趋势的体现。在刚刚过去的第三季度,总体的人次与票价都在降低。艺恩的数据显示,今年第三季度,观影人次总计3.3亿人次,同比去年减少8%;平均票价32.5元,同比去年下降5%。 
对于观影人次减少的原因,上述几位影院经理都认为,票补减少与影片质量不佳是最重要的两个原因。“去年的票补把那些原本并不看电影人群的消费习惯养刁了,他们觉得票价就应该是10元、20元,因此从40元降到30元对于他们来说并没有影响,他们仍然不会去影院;今年十一档,除了《湄公河行动》质量还不错,剩下影片质量都不行。但是湄公河并不是喜剧这种全民皆可的类型,所以即便口碑上来了,票房也没火爆到去年的程度。而像《爵迹》、《王牌逗王牌》这样的影片,即便营销做得再好,也很难让更多的观众买单。”B君分析道。 
济南百丽宫影院经理董文欣认为,在没有好影片的情况下,一些影迷去电影院的次数也会减少。“没了票补之后,留下的更多是经常看电影的观众,他们对电影内容的要求也更多,因此没有好影片,他们去影院的次数同样会减少。” 
在一位影视公司高管看来,今年观影人次的减少原因是多方面的,而电影整体质量的下降要更甚于票补的减少。
票补能影响到的更多是非热门档期与对电影可看可不看的人群。观众减少不是突然一个时点的现象,更根本的原因是电影质量整体下降的一个日积月累的过程。包括一段时间来的一些IP概念电影、鲜肉电影,或多或少都对这个行业与观众造成了伤害。现在行业需要让内容回归电影本来该有的样子。”
比影片质量与票房更让人担忧的,是新增影院的数量。票房增速在放缓甚至是在下降,但是影院数与银幕数却仍然一路高歌。
从2013年开始,新建影院的票房增量占比就一直是下滑的态势,而2016上半年票房同比上升21.4%,影院数却从5408家激增至7050家,达到了30.4%的涨幅,这也使得单影院半年票房产出从去年的374.36万下落到了348.68万,在总体票房还在增长的情况下,单影院的票房产出下降幅度达到了6.8%。 
而影院与票房之间的增速差异仍然在加大。截至目前,在票房总增速仅为6.8%的情况下,今年影院数达到了8374家,银幕数则超过了40000块,同比去年增幅分别为28.9%与25.7%。 
上述二线城市影院经理B对此颇有体会。“我们这边中心城区这两年新开了三四家影院,但是今年下半年开始整体市场都是一个吃不饱的情况。新进来的影院分走了客流,但是票房情况也一般,而现在原本生意不错的老影院同样经营业绩出现了下滑。” 
而影院与银幕数的高速增长可能并不会在票房放缓后就立即结束。“我身边相当一部分的影院投资人目前已经动摇了。影院都有1~2年的建设周期,因此尽管今年市场形势不乐观,但是明年影院和银幕的增速可能并不会立即放缓。没有足够的观众来消化新增影院与银幕,这个问题可能在两年后会更加严峻。”上述影视公司高管说道。 
不过亦有业内人士认为,面对大盘的弱势,更应该担忧的是那些前两年进来的门外汉。“首先应该担忧的是那些凑热闹的业外人士。未来下游的竞争主要在两方面,其一是通过硬件升级与服务留住顾客,其二是通过经营培育消费群体。大盘不好的情况下,那些不懂经营的人,最有可能先被淘汰。”一位影投公司人士告诉壹娱观察。

参与讨论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