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人的人做专业的事:自建物流会颠覆电商传统思维?

渠道经销商
市场部网
2016-05-27
品途商业评论

在前几天的京东618筹备会上,刘强东说,有两个决定京东未来的重大战略决策,绝大部分投资人和管理层都反对的。一个是2009年决定扩品类做大家电,那时苏宁、国美体量已经非常大,几乎无可撼动;另一个是,2007年拿到今日资本投资后坚定自建最后一公里物流配送,因为成本可能高到无法承受。
前者,刘强东预计,“三年内,京东大家电销售额会超过国美+苏宁大家电总和。”家电是京东最为重要的一个品类增长点!后者,京东自营商品约90%实现当日达、次日达配送,这在2014年一季度仅70%多一些,实际履单成本低于第三方。
刘强东强调,京东有今天是因为敢打敢拼、肯干“傻大黑粗”的活,一不小心将其它电商企业不愿意碰的物流配送做成了京东“前端用户体验、后端成本效率”的核心竞争力,极速+良好用户体验,让竞争对手们望尘莫及。
京东的物流布局
在自建物流的这9年中,京东的年营业收入增长了近400倍至1813亿。2014年5月,京东成功在美国纳斯达克上市,成为中国最大的自营B2C电商,也是中国线上线下最大的零售商,第二、三名分别是苏宁和万达商业。
2016年五一劳动节前夕,京东四川阆中的配送员团队获得了国家邮政总局“最美快递员”团队称号,这只是京东物流配送体系的一个小故事。京东从中关村的一个小柜台发展壮大,最早受到关注的就是自建的物流配送。
截至2016年第一季度,京东已经运营209个大型仓库,6个“亚洲一号”智能物流中心投入使用,仓储设施占地约430万平方米,全国拥有5987个配送站和自提点。京东的物流体系已经覆盖全国2493个区县。
4月12日,刘强东对前来视察的国家邮政总局局长马军胜表示,京东正在全国中小件和大件两个物流网的基础上,建设第三张冷链生鲜物流网,发力生鲜快递。
“三张大网”
第一张大网是最常见的仓配一体化的B2C模式,主要针对中小件商品。
第二张大网是以大家电为核心的大件送货仓,不仅覆盖城市,也面向农村地区。截至2016月5月18日,京东帮开店超过1400家,服务覆盖40万个行政村。通过京东帮服务店,农村用户也能享受到大件商品送货、安装、维修、退换一站式服务。
第三张大网是以生鲜为主、覆盖中国所有大中城市的冷藏冷冻仓配一体化的B2C网络。建成后,京东将兼具冷藏冷冻的仓储及配送能力,保证将有品质的生鲜食品送到每个家庭、服务于每个消费者,将极大的推动中国冷链物流的发展。
京东的巨额投入并非盲目的扩大地盘,与顺丰、“四通一达”等企业网状式的结构不同,京东的仓储配送体系是轮轴式,自控力极强。京东将全中国分为7个大区,建立7个物流中心,每个大仓有自己的服务半径。
用京东集团配送部副总裁王辉的说法,“用空间换时间,都是京东自己做,完成供应链体系搭建,成为客户体验最优的电商物流履约平台。”
京东的物流配送体系对普通快递模式进行了颠覆:在技术创新的驱动下,多地建仓、仓配一体、离消费者更近。实现了“减少商品的搬运次数,通过提高效率创造价值”,它们所拥有的“全球最高的运营效率和最低的运营成本水平”为京东的“多快好省”构建了一道高不可攀的供应链“门槛”。京东的费用支出的60%来自仓配,电商的仓配是资本密集型、劳动密集型,也是技术密集型的领域。
背后的“技术引擎”
目前,京东约90%的自营订单可以实现当日和次日达配送,京东的“快”只是表面,在京东极速扩张的情况下,保证快而不乱才是“京东速度”的强大之处。2007年京东日处理订单只有3000多个,2016年日均订单近400万个,天量的增长不仅没有影响物流配送的速度,用户体验反而越来越好了,依托的是什么?
如果只是亿元级的企业,单纯挖掘人的潜力或许能不断提高效率,但面对数千亿级的庞然大物,人的力量显然已难以掌控局面。
技术驱动在发挥着核心作用。京东从成立之初起就一直在自主研发数据系统,十多年来一直在不断发展完善。京东称之为“青龙物流配送系统”,简称“青龙系统”,这是京东高效物流配送背后的核心支撑,最早由东哥好友姜海东负责牵头开发。青龙系统让传统的等单送货的工作方式发生了巨大改变,京东可以预测订单,提前调配力量。
京东的物流网络的核心要素包括仓库、分拣中心、配送站、配送员等几个方面,这个网络则由青龙系统来驱动。分拣中心京东物流网络中非常关键,预分拣的实现能让仓储提前备货,甚至让供应商提前生产。青龙配送系统在预分拣中采用了深度神经网络、机器学习、搜索引擎技术、地图区域划分、信息抽取与知识挖掘,并利用大数据对地址库、关键字库、特殊配置库、GIS地图库等数据进行分析并使用,使订单能够自动分拣,且保证7*24小时的服务,能够满足各类型订单的接入,提供稳定准确的预分拣接口。
现在,青龙系统已经从1.0升级到3.0,能力已经从实现业务多样性、精细化管理、打通整个供应链运营等升级到实现开放平台支撑、实现全网跨平台运营支撑。
消费者在京东购物的流程从网站(移动端)下单开始,每个点击动作之后都是一套复杂的计算程序,系统分拣模块会将货物根据订单地址进行区分,分配至同一地区的不同地点的仓库。订单抵达仓库之后,即开始拣货,若是高位货架就用前移式叉车或者平衡重叉车,如果是平仓就人工拣货,RF(无线扫描枪)确认;接着,进入复核区,再次确认,打印**以及送货单;又进入打包区,根据商品规格打包。在京东仓库的这一系列环节的高效运转首先给了“京东速度”以保障。
为了进一步提高效率,目前,固安分拣中心正在测试智能手环和智能中控系统,管理人员在办公室就能通过大屏幕查看配送车间的动态,流程中每个差错都会显示在中控屏幕上,同时出错点上的工人能在其所佩戴的智能手环上收到错误提示。
商品出库后的传站和配送环节,也依据京东大数据的支撑,对运输和配送路线进行优化,使得配送员的配送效率得到了提高。京东内部的运营管理人员可以实时监控每一辆车、每一位配送员所处的位置和任务完成的情况,对于任何异常的发生都可以第一时间及时反应、迅速调配力量支援。
京东在仓储配送领域的技术绝大多数都是自己研发,这一块已经成为了行业的标杆。另一个标杆就是“亚洲一号”,2014年京东第一个位于上海的“亚洲一号”仓库一期投入使用,这座面积达10万平方米的高智能化大型仓库成为当时国内最先进的仓库,此后两年间,沈阳、武汉、广州、贵阳的亚洲一号都陆续投入使用。
就在外界琢磨“亚洲一号”时,京东的物流配送“飞”起来了。2016年5月13日,京东专门成立了布局智慧物流的X业务部,该业务部专攻京东无人技术,包括无人机、无人仓储、无人车配送等一系列备受瞩目的尖端智能物流项目,其中京东无人机送货项目已经开始测试,未来无人机送货将覆盖大量乡村,这对“京东速度”的追赶者来说又多了一座技术壁垒。
不只是快
从2007年京东开始自建仓储配送体系,消费者评价京东,两个特质必被提及:没有假货、送货快。京东自建物流的出现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消费者对配送速度与服务的认识,“用户体验”随着“京东速度”的产生开始进入电商和快递行业的视野。京东自家物流很快到底有多快?
2010年,自建仓储配送启动仅仅3年后,京东开始在部分城市具备当日达、211限时达能力(上午11点前下单,当天收到;晚上11点前下单,可在次日下午3点前收到),次日达、隔日达能力开始全面铺开,速度开始成为电商的一个追求。
2015年底,京东仓储配送已经可以满足大约98%的京东自营商品配送,其中约90%的订单实现当日达和次日达配送,京东的配送服务实现的211、夜间配(晚上7点至10点配送)、极速达(2小时内送达)、当日达、次日达、隔日达等满足不同客户群体的多种时效需求。第三方调查机构所做的消费者满意度调查显示,消费者对京东送货速度的满意度领先行业整体近20个百分点。 
自建物流配送的体验更好,妥投率也能大幅提升,退货率大幅减少,客服投诉也会大幅减少。因为好的用户体验,增加的用户消费频次更是财报成本费用看不到的价值。
自建物流的成本效率
年后,一个二级市场投资的朋友说了一个有意思的事情。因为常年和阿里合作,包括菜鸟物流。他们一直以来的观点是,京东履单成本一定是比菜鸟高的,而年前和老刘交流后,有一个发现是,自建的物流成本是低于第三方物流的。
京东鼓励多劳多得,2007年京东配送员的基本工资是1500元,2016年京东北京配送员平时人均月工资是7000多元,销售高峰期,部分配送员收入在万元以上,大幅超过行业平均水平。此外,京东还为不同地区的配送员提供了各种类型的补贴。京东配送员的收入高于三通一达等第三方,又如何实现成本更低呢?
按照财报披露的数据,去年第四季度京东平均每单履约成本10.7元,仓配对半分,配送5.4元。目前的三通一达基本也都能5元包邮全国,低的大卖家能够拿到3.5元。之前,东哥和一菜鸟高管朋友也谈及履单成本的问题,菜鸟能够做到仓配8元左右。东哥问了一个问题,菜鸟的8元履单成本的品类是什么,平均客单价是多少,履单费用率,朋友没有回。因为京东的每单履约成本10.7元包括了大小家电的大件配送。所以京东如果只是算小件的履单成本,还可以更低一些。
同行自建物流的成本情况怎么样?
按照国美今年早些披露的数据,国美在线大家电等大件的平均每单履单成本60元,小件的履单成本25元。根据财报披露,天猫超市2015年支付给菜鸟物流的费用是23.7亿,另外根据投行消息天猫超市销售额不到150亿,意味着履单成本费用率16.7%。如果天猫超市的客单价是150元,每单的履单成本是23.7元,这是远高于京东的。京东的履单成本包括三四线以及农村市场,而天猫超市目前主要覆盖的还是一二线的城市。
虽然京东的8.3%履单费用率大大低于天猫超市的16.7%,但也可以看到明显的上升趋势。所以,有不少媒体和投资人指出京东的履单成本费用率一直都在往上走,运营效率在下降。虽然京东有解释,实际平均每单的履单成本在下降,但因为客单价下降而费用率提升了。
还有一个原因是京东的物流开始开放,第三方的日订单量也是百万级的,实际上是摊薄了自建物流的成本,但是物流收入核算是计入其它收入。第三方的订单快速增长,让京东自建物流从成本中心转向利润中心,但客观上造成履单费用率上涨的误解。
未来在线零售的竞争,供应链管理、物流配送等方面是各家角逐的重点,这正是京东的长处。具体来说,京东的整体运营费用率大约在10%,单看电子产品的综合成本,京东不到8%,比同行低50%-60%。2015年京东供应商的平均账期是44.6天,即一年能周转8次,远高于其他电商平台。那么京东的自建物流如何做到比第三方和竞争对手更低?
自建物流成本比第三方低的根本差别?
京东的物流设计的核心是减少物品的流动次数。通过大数据,在产品还在生产的时候就告诉供应商市场在哪里,客户在哪里。一次就搬到正确的库房,第二次就到了终端消费者手里。因为搬运次数少,所以成本低,这对于供应商和电商平台降低成本,提升盈利能力具有决定性的价值。
三通一达也好,顺丰也好,它追求的是如何让货物快速流动,就是怎么把一件货从北京发到上海去,又快还要便宜,三通一达网状交叉的物流设计的时候就是这样,它的模式每个点在收货,每个点都在送货,所以导致网络非常的复杂,而京东的物流模式非常简单,我们就是从仓储送到消费者家里,我们点和点之间。京东上海的配送站和北京的配送站,没有一毛钱的关系,上海这个配送站永远不会收一件货送到北京的配送站,而三通一达和顺丰很多站之间都是相关联的。
而京东是仓配一体化,京东建的仓库越来越多,货物离消费者越来越近,这样货物移动的距离越来越短,所以速度越来越快,成本才能越来越低,因此是一个正向循环,规模越大,物流成本摊薄越低,物流规模效应越明显。
京东的未来,成本中心转利润中心
有不少的投资的朋友都谈到了京东不是亚马逊,不能相提并论,亚马逊是一家技术驱动的公司,而京东是一家物流驱动的公司。
东哥以为,亚马逊是一朵奇葩,全球也就亚马逊这么一家公司而已。另外,亚马逊的AWS业务也是基于自身的在线零售业务,一季度亚马逊 AWS收入是25.66亿美元,占整体收入的6%左右。亚马逊北美、全球和AWS云计算三个板块的营业利润率分别为3.5%,-1.3%和23.5%。无论是绝对的收入贡献,还是毛利额的贡献,甚至是直接的利润贡献,AWS都远不如亚马逊的开放平台。但从未来画饼的角度来说,AWS是更有想象空间!京东未来的想象空间在哪里?
一年前,刘强东针对消费品行业,提出了“十节甘蔗”理论,即零售、消费品行业的价值链分为创意、设计、研发、制造、定价、营销、交易、仓储、配送、售后等十个环节,其中前5个归品牌商,后面5大环节则归零售商。商品零售的毛利润率是有限的,所以,后五节甘蔗是京东利用自己的供应链优势争取的。
去年12月,京东与李宁签订战略合作协议,为李宁提供产品到门店的整体物流解决方案,同时为李宁实施O2O战略提供物流供应链保障,此前京东已为不同行业的企业提供物流解决方案,帮助贝因美、小牛电动等企业实现了仓配一体化。
“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这是京东所推崇的,也是刘强东提出要实现品质、品牌、品商的路径。实际上,京东已经开始认真的啃自己的“甘蔗”。
老刘的目标是把京东打造成为“全球最受消费者信赖的公司”。随着京东中小件、大件、冷链生鲜“三张大网”的建成和完善,加上京东日益成熟的大数据、云计算,持续不断的运营创新,京东的物流配送体系将成为一个巨大的零售供应链平台,海量的商品将会在这个平台上快速流动,将自建物流从成本中心变成利润中心!

参与讨论

回到顶部